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如何畅通外卖配送“最后100米”?
因与保安发生冲突,杭州一外卖骑手下跪,事件引发关注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璇 舒静    发表时间:2024-08-15 17:52:23
摘要:日前,浙江杭州一名保安与外卖骑手发生冲突,因外卖骑手下跪而引发广泛关注。

在山东省滕州市善国路,一名外卖小哥为顾客送餐。 新华社发

在浙江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阮家桥社区城西银泰城广场拍摄的“小哥驿站”。 新华社发

  日前,浙江杭州一名保安与外卖骑手发生冲突,因外卖骑手下跪而引发广泛关注。

  类似事件屡有发生,折射出行为边界、基层治理、平台规则等深层次问题。畅通配送“最后100米”,共建“骑手友好社区”,仍需进一步推动制度建设。

  1、冲突又起

  8月12日,杭州绿城西溪世纪中心一名保安与外卖骑手发生冲突,网络流传一张黄衣骑手下跪的照片,部分外卖人员要求物业现场“道歉”。

  一名参与声援的外卖员告诉记者:“看到外卖员下跪的照片,我就过来了。虽然不认识当事人,但看到这一幕觉得很心酸。”

  13日,多名外卖员说,此前该园区不能骑车进入,现在则可骑入。西溪世纪中心园区一名物业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对于外卖人员“只提醒,不强行拦”。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发布通报称:8月12日中午,某外卖平台一男性外卖骑手王某某在我区西溪世纪中心园区送外卖过程中将栏杆踩歪,被园区保安拦下,该外卖员因担心影响其他订单派送遂下跪,后引发现场人员聚集。属地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出警赴现场处置,对涉事人员依法开展调查,后续将依据调查情况依法处理。

  美团方面表示,冲突发生后,美团第一时间派遣专员前往现场协助骑手小哥处理冲突,并为其向物业支付围栏维修费用。对于此次冲突中骑手可能遭遇的不公正对待问题,将根据骑手小哥的诉求提供各类相应援助。

  尽管事件前因后果仍有待进一步调查,但这一偶然事件再次将外卖小哥与保安人员的矛盾暴露在公共视线之中。

  记者梳理发现,类似矛盾并不鲜见。在此前警方通报事件中,有多起外卖小哥与保安人员发生争执进而引发肢体冲突,甚至导致伤亡的事件。

  不少外卖小哥向记者表示,自己曾被保安一次次告知或呵斥,“外卖车不能进”。

  一名外卖小哥称,某小区保安不允许外卖车进入,之后他骑平衡车去送单,出来后被保安拔掉车钥匙,冲动下敲坏桌子,引发冲突。最终他赔了物业300元了事,还因配送超时被扣了钱。

  与此同时,作为社区安全“守门人”,不少保安与物业管理人员也颇感无奈。

  北京丰台某小区一名物业经理说:“有些业主希望我们放松管理;有些业主则认为,骑手不登记进入小区,骑着电动车穿行,会增加安全隐患,要求加强管理。物业保安也是左右为难。”一名保安说:“之前有外卖骑手车速过快撞倒业主,不给进也是为了业主的安全着想。”

  保安李师傅说,曾有业主投诉外卖员随便进出小区;部分外卖小哥乱停乱放电动车,早晚高峰时业主也有意见;还有一些外卖小哥会跨栏、强行闯入,“我们的工作也不好做”。

  2、矛盾背后

  多次冲突暴露出外卖配送的“最后100米”难题。不少受访人士认为,矛盾背后,是保安人员与外卖小哥分别承受的系统压力,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厘清。

  不少物业人员表示,他们也理解外卖小哥不容易,但小区有相关规定,禁止骑行旨在保障老人、儿童的安全。

  那么,物业及保安是否有权对外卖小哥做出限制性规定?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甘海滨说,小区业主对小区公共区域具有物权。外卖员能否进入小区,应由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根据小区实际情况、业主意愿及物业管理需要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如果骑手造成物业设施损坏,可协商赔偿,但不应直接罚款。

  浙江省消保委网络消费委员会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保安要维护安全秩序,而外卖员则要追求效率,两者容易产生矛盾。部分保安自恃掌握看门的“权力”,容易表现得更为强势。

  甘海滨说,如果保安在执行小区管理规定时,采取非法手段,或使用暴力、侮辱性方式阻止外卖小哥进入小区,则构成对权力的滥用。

  外卖小哥与保安、物业管理人员的矛盾背后,平台经济下劳动者面临的压力与权益困境也不容忽视。

  1小时、45分钟、30分钟……近年来,外卖平台配送速度不断提升。此前,有外卖平台在北京地区上线“15分钟极速达”服务,并向用户承诺“每超时1分钟赔2元红包,10元封顶”。

  “您有一个订单还有5分钟超时”。这是让外卖小哥们最有压力的瞬间。

  一名外卖骑手说,超时往往是因外界因素,而非骑手故意为之。比如,在午餐高峰期,一些商业体电梯繁忙,一上一下耗时很长;一些小区禁止骑车进入,骑手不得不走进去。然而,通过平台申诉,理由往往被驳回。

  “耽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变成罚款和投诉。”有外卖骑手表示,前几日跑的一单19元,因超时15分钟,被平台扣了8.5元。多名外卖小哥反映,大部分单子每单仅挣几元钱,而配送的“最后100米”却面临多种阻碍,平台应予以合理考量。

  3、难题待解

  如何更好破解难题,畅通外卖配送的“最后100米”?

  受访专家认为,不应简单为此类事件“贴标签”,推进制度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推动更多主体介入,共同协商,寻求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甘海滨建议,应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写字楼等重点配送区域的基层治理。通过集体协商,明确行为守则。同时,制定更有效率的外来人员登记制度,通过人性化设置临时停车区、送餐柜等设施,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记者了解到,已有平台和部分街道、社区合作,探索平衡效率与安全的更优解。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几个城市建立超过100个“骑手友好社区”,为骑手开通出入绿色通道、划定专用停车区、建设骑手驿站等。在美团骑手App里,对应的小区地图也进行了更新,骑手可更方便地查询小区出入口和楼号。

  7月,同样是在杭州,“小哥码”正式推出。骑手获得专属电子通行证后,在一些小区扫码就能进入,找楼也更方便。有小哥反馈,现在扫码进门只要十几秒,送单更快超时更少。

  也有一些地方的物业采取了“换乘方案”。如在安徽省宿州市某小区,物业公司专门购置自行车放置在小区主要出入口,提供给外卖员、快递员“换乘”。

  2023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为外卖骑手等群体系上保障的“安全带”。指南提出,平台企业要建立健全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申诉机制,畅通线上和线下沟通渠道。

  多名外卖员表示,希望平台更多关注配送“最后100米”的复杂情况,利用智能算法,优化奖惩机制与配送路线,减少因时间紧迫导致的冲突。对因“门难进”导致的超时罚款,设立更畅通的申诉渠道。

  此外,曹磊等受访人士建议,加强对外卖小哥的安全培训,优化意外事件应对保障。引导物业公司完善管理方案,对保安人员加强服务意识、沟通技巧等培训。“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相互理解。外卖小哥和保安人员都值得被更有温度地对待。”

  (来源:新华社)

  评论:多方应主动沟通 探索共赢之道

  □苑广阔

  当前,全国影院正在上映一部由徐铮导演和主演的电影《逆行人生》,影片展现的正是外卖骑手的真实工作和生活状态,其中对外卖骑手在送餐过程中遭遇小区保安拦截的细节,也多有刻画。而发生在杭州西溪世纪中心的这起外卖小哥与保安的冲突,再次把这一问题摆在了公众的面前。

  外卖小哥有送餐时间的限制,一旦延迟可能会遭受顾客的差评,然后被平台扣分、罚款,直接影响自身的收入水平。但是保安也有自身的职责,如果小区规定了不给外卖小哥进入,而保安私自放行,那么受到处罚的可能就是保安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外卖小哥和保安都没有错,但是问题仍旧要解决,而目前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打造骑手友好社区,以此来打通外卖“最后100米”。

  不管是小区、高校,还是一些商业综合体,其物业管理公司都要明白,让骑手把在小区居住,在商业场所工作的消费者的外卖按时准点地送到手里,同样也是物业公司的服务内容之一。如果因为保安的横加阻拦导致外卖小哥无法把外卖及时送到,则消费者不满的,就不仅仅是外卖小哥,同样也包括物业公司,因为消费者知道是物业公司一些不合理的规定,才导致了自己的外卖延迟。

  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如何在保证小区的安全与秩序,减少外卖小哥对小区居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帮助外卖小哥把外卖及时快速地送到消费者手里。而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动打造外卖友好社区,外卖友好小区,以友好社区、友好小区,来打通外卖配送的“最后100米”。

  具体说来,物业公司担心的,主要是外卖小哥的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以后速度过快,或者是横冲直撞,对小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对小区的交通秩序带来破坏。同时,有些小区坚持人车分离原则,也不允许外卖员的电动自行车在小区路面上行驶。既然如此,物业公司也可以有自己的应对策略,比如在小区门口显眼位置设置小区导览图,帮助外卖小哥迅速找到客户所在的楼栋,节省时间;比如划定固定地点,设置专供外卖员使用的人力自行车,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同时也提高了外卖小哥送餐的效率。

  国内还有一些地方的小区,通过在楼下设置外卖箱的方式,供外卖小哥把外卖放进外卖箱,然后由消费者自行来取。目前来看,这样的方式是很值得借鉴学习的。当然了,友好社区、友好小区的打造,同样离不开社区、街道的支持与引导,离不开外卖平台与各地社区、物业公司主动沟通,探索多方共赢之道。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