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如何康复护理
来源:桂工网
作者:黄侯萍
发表时间:2024-08-07 18:07:28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发于40~50岁的人群,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占10%~15%,40岁以上发病率为80%,而我国青少年的颈椎病发病率在10%以上。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黄侯萍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发于40~50岁的人群,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占10%~15%,40岁以上发病率为80%,而我国青少年的颈椎病发病率在10%以上。随着全球老龄化及现代工作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而采取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法,能极大地延缓病情进展速度,有效提高生活质量。那么,颈椎病日常的康复护理有哪些呢?
一、颈椎病常见病因?
颈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继发的椎间结构病理改变;长期慢性劳损,如不良睡眠体位、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颈椎先天性畸形也是常见的病因。
二、颈椎病常见类型?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该病主要分为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以及交感型颈椎病。
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四、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的本质是退行性疾病,病程迁延,也较易复发。患了颈椎病,除了积极治疗,还要注意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防护。颈椎病日常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减轻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疼痛,而且还可以预防病情恶化。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有以下这些。
(一)体位指导
1.急性期:卧床制动,头部前屈,枕头后部垫高,避免患侧卧位,保持上肢上举或抱头等体位。
2.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快速旋转、俯仰等动作;卧位时保持头部中立位,枕头水平。
3.康复期:可下床进行肩部、上肢活动,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二)生活起居
1.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在伏案工作时,每隔1~2小时稍活动颈部。
2.座椅的高度以端坐时双脚刚能触及地面为宜。
3.避免长时间曲颈斜枕、半躺看书等。与人谈话、看电视、看电影或看书报,要尽可能正面注视,不要过度扭曲颈部。
4.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处于一条直线,枕头长要超过肩,高为握拳高度(平卧后),枕头的颈部稍高于头部,避免颈部悬空。
5.颈部防风寒湿邪侵入,同时保暖。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止颈肩受寒,尤其睡眠时颈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发生落枕,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
6.咽炎、扁桃体炎等咽喉部疾病的防治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
7.开车、乘车注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致颈部“挥鞭样损伤”,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
(三)饮食调理
颈椎病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合理搭配。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病人需对症进食,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
(四)功能锻炼
1.急性期颈部制动,避免进行功能锻炼,防止症状加重。
2.缓解期或手法整复2~3天后指导患者在颈托保护下行颈部拔伸、项臂争力、耸肩、扩胸等锻炼。
3.康复期及手法整复1周后可间断佩戴颈围,开始进行项臂争力、翘首望月、仰首观天等锻炼,每天2~3次,每次2~3组动作,每个动作10~15次。
4.康复后要保持颈部肌肉的强度和耐力,应坚持做耸肩、扩胸、项臂争力、颈部的保健“米字操”等锻炼,以预防复发。
5.针对眩晕患者,保健“米字操”、回头望月等转头动作慎用,或遵医嘱进行。
6.各种锻炼动作要缓慢,以不引起疼痛和疲劳为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发于40~50岁的人群,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占10%~15%,40岁以上发病率为80%,而我国青少年的颈椎病发病率在10%以上。随着全球老龄化及现代工作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而采取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法,能极大地延缓病情进展速度,有效提高生活质量。那么,颈椎病日常的康复护理有哪些呢?
一、颈椎病常见病因?
颈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继发的椎间结构病理改变;长期慢性劳损,如不良睡眠体位、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颈椎先天性畸形也是常见的病因。
二、颈椎病常见类型?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该病主要分为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以及交感型颈椎病。
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四、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的本质是退行性疾病,病程迁延,也较易复发。患了颈椎病,除了积极治疗,还要注意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防护。颈椎病日常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减轻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疼痛,而且还可以预防病情恶化。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有以下这些。
(一)体位指导
1.急性期:卧床制动,头部前屈,枕头后部垫高,避免患侧卧位,保持上肢上举或抱头等体位。
2.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快速旋转、俯仰等动作;卧位时保持头部中立位,枕头水平。
3.康复期:可下床进行肩部、上肢活动,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二)生活起居
1.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在伏案工作时,每隔1~2小时稍活动颈部。
2.座椅的高度以端坐时双脚刚能触及地面为宜。
3.避免长时间曲颈斜枕、半躺看书等。与人谈话、看电视、看电影或看书报,要尽可能正面注视,不要过度扭曲颈部。
4.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处于一条直线,枕头长要超过肩,高为握拳高度(平卧后),枕头的颈部稍高于头部,避免颈部悬空。
5.颈部防风寒湿邪侵入,同时保暖。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止颈肩受寒,尤其睡眠时颈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发生落枕,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
6.咽炎、扁桃体炎等咽喉部疾病的防治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
7.开车、乘车注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致颈部“挥鞭样损伤”,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
(三)饮食调理
颈椎病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合理搭配。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病人需对症进食,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
(四)功能锻炼
1.急性期颈部制动,避免进行功能锻炼,防止症状加重。
2.缓解期或手法整复2~3天后指导患者在颈托保护下行颈部拔伸、项臂争力、耸肩、扩胸等锻炼。
3.康复期及手法整复1周后可间断佩戴颈围,开始进行项臂争力、翘首望月、仰首观天等锻炼,每天2~3次,每次2~3组动作,每个动作10~15次。
4.康复后要保持颈部肌肉的强度和耐力,应坚持做耸肩、扩胸、项臂争力、颈部的保健“米字操”等锻炼,以预防复发。
5.针对眩晕患者,保健“米字操”、回头望月等转头动作慎用,或遵医嘱进行。
6.各种锻炼动作要缓慢,以不引起疼痛和疲劳为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