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撞击综合征,为何如此“肩”熬
来源:桂工网
作者:谭芝
发表时间:2024-08-01 19:09:51
摘要:肩峰撞击综合征就是当我们肩膀做外展、上举等动作时,由于肩关节的某些肌肉力量不够,结果造成肩关节移位。这个移位导致一些关节和肌肉发生相互碰撞和摩擦,冲突多了,相关的部位组织就开始肿胀、发炎。
□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谭芝
肩峰撞击综合征就是当我们肩膀做外展、上举等动作时,由于肩关节的某些肌肉力量不够,结果造成肩关节移位。这个移位导致一些关节和肌肉发生相互碰撞和摩擦,冲突多了,相关的部位组织就开始肿胀、发炎。在这么一个恶性循环之下,发炎了的肌腱、肌肉以及韧带“撞击”在一起,就引起了疼痛。频繁地进行肩关节上举并外展、内收、内旋等上肢过顶运动的人群,是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高发人群,故在游泳运动员及排球运动员中患病率较高。
一、症状
疼痛
最初是轻微的肩部疼痛,在休息和活动时都可能出现。
肩关节前侧及外侧会有疼痛,有时也会有肿胀和局部压痛。
当手臂移动到肩膀高度或以上时,疼痛通常会加重;当手臂放回身体一侧时也会出现疼痛。
举起手臂或者伸手的动作时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剧烈疼痛。
可能会出现夜间疼痛和患侧睡觉困难。
僵硬和活动受限
从事一些活动,尤其是那些涉及把你的手放在背后的活动,可能会变得困难和痛苦。
二、原因及风险因素
肩袖肌腱:如果肌腱因受伤(肌腱炎)、退化(肌腱病)或肌腱撕裂而变得虚弱和疼痛,那么肩袖肌腱/肌肉可能不够强壮,无法控制肱骨头。这种虚弱或不平衡会导致肌腱摩擦肩峰。
骨刺:肩峰边缘明显增厚可导致骨刺形成。这可能会撞击肩袖下方的肌腱并引起疼痛。
关节囊狭窄:如果关节囊发炎(关节囊炎),如肩周炎,随之而来的异常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失衡,从而导致肩袖肌腱和肩峰之间的撞击。
肩部不稳定:在轻微不稳定的情况下,通常继发于肩袖软弱,肱骨头(球)可能会不适当地相对于关节盂(肩窝)发生移动,从而导致撞击症状。
三、治疗原则
(一)保守治疗
1.制动和镇痛:当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时,应休息并服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注射等)以减轻疼痛症状。避免做一些抬举上肢超过头的活动以及关节重负荷运动。
2.物理治疗:当休息,镇痛药物无法缓解疼痛时可根据临床医生建议采用体外冲击波、高频电疗等促进炎症和水肿消退。
3.运动疗法:主动活动(前屈、外展、外旋)、关节松动(加大关节间隙)、肌力增强训练(肩胛下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肩关节稳定性训练(双手撑墙,球上撑地)、肩周软组织牵拉训练(前屈、外展、外旋)、功能性训练(抛接球、推车、梳头)
(二)手术治疗:
一般会选择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它包括清理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松解喙肩韧带、重塑肩峰形态,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对于已经有肩袖撕裂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撕裂的大小来决定是否修补。小的肩袖撕裂医生一般会建议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存在继续撕裂的风险,很可能发展为巨大肩袖撕裂,影响关节活动。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沟通是否需要修补。
四、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是肩关节镜手术后的重要治疗措施,在使用止痛药或冰敷,减轻疼痛情况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肩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一般成形术的患者术后即可进行主动活动;有肩袖或肌腱修补者,早期只能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后期遵嘱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及各肌群等长肌收缩。
(一)原则:
1.简短、分次锻炼(例如每次5-10分钟,每天4次)。
2.活动程度以患者耐受度为主,每次锻炼达到较前一次活动度及维持时间增加即可。
3.日常下床活动可用前臂吊带患肢于屈肘90°位置,以减轻疼痛。
(二)功能锻炼的方法:
1.握拳、屈曲肘关节
术后恢复感觉后即可进行主动练习握拳及肘关节屈曲活动,以促进静脉血液循环,活动度以不感到疲劳为主。
2.摆钟运动
站立位微弯腰,健侧手扶床旁,前后摆动患侧手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做顺时针及逆时针的圆形运动。建议从没有重量开始,并在两个方向上做3套30秒钟的练习,然后增加到3套60秒。最后可以手持重物增加一些重量来进行。
3.肩关节前屈运动
侧卧位,患侧肩关节在上,患侧手臂放在一个坚硬的枕头或熨板上,沿着枕头或熨板上移手臂,然后返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坐位,把双手放在桌子上。双手沿着桌面尽量向前滑动,头部随着滑动而低头,然后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4.肩关节前屈运动
站在桌子前,把双手放在桌子上支持肩关节,双足后移,使肩关节张开,然后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5.肩关节内外旋运动
侧卧位,由枕支撑头部及手术的肩部,患侧肩关节前屈90°,利用健侧手帮助把患侧的手臂向上旋转到90°,保持拉伸至少30秒钟,然后向下,健手轻轻地给予抵抗运动回到起始位置。
6.肩关节外旋运动
仰卧位,双手握着一根棍子,保持上臂贴近胸部,肘关节屈曲,利用健手推动患侧肩关节外旋,重复10次。
站立位,双手握着置于身后的棍子,右手(假如为患侧)在上,左手在下,利用左手帮助推动棍子上下运动,重复10次。
7.肩关节内旋运动
站立位,双手握着置于身后的棍子,右手(假如为患侧)在下,左手在上,利用左手帮助推动棍子上下运动,重复10次。
坐在桌旁,手及前臂放在桌上,双手握着一根棍子,保持上臂贴胸及屈曲肘关节,健手利用棍子将患手尽量往外侧推动,重复10次。
8.肩关节水平内收、外展运动
仰卧位,双手举起一根棍子,肘关节伸直,利用健手帮助使双手左右摆动,重复10次。
9.肩关节前屈上举运动
建立一个滑轮系统,坐在滑轮下方,利用健手帮助牵拉滑绳使双上肢交替反复上下运动,重复10次。
肩部的疼痛很折磨人,不要等到得到了才想起来去改善,最好的策略是防患未然,平时要注意体态保持,不要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注意休息。训练的时候不要盲目加大重量,多关注动作的质量。
肩峰撞击综合征就是当我们肩膀做外展、上举等动作时,由于肩关节的某些肌肉力量不够,结果造成肩关节移位。这个移位导致一些关节和肌肉发生相互碰撞和摩擦,冲突多了,相关的部位组织就开始肿胀、发炎。在这么一个恶性循环之下,发炎了的肌腱、肌肉以及韧带“撞击”在一起,就引起了疼痛。频繁地进行肩关节上举并外展、内收、内旋等上肢过顶运动的人群,是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高发人群,故在游泳运动员及排球运动员中患病率较高。
一、症状
疼痛
最初是轻微的肩部疼痛,在休息和活动时都可能出现。
肩关节前侧及外侧会有疼痛,有时也会有肿胀和局部压痛。
当手臂移动到肩膀高度或以上时,疼痛通常会加重;当手臂放回身体一侧时也会出现疼痛。
举起手臂或者伸手的动作时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剧烈疼痛。
可能会出现夜间疼痛和患侧睡觉困难。
僵硬和活动受限
从事一些活动,尤其是那些涉及把你的手放在背后的活动,可能会变得困难和痛苦。
二、原因及风险因素
肩袖肌腱:如果肌腱因受伤(肌腱炎)、退化(肌腱病)或肌腱撕裂而变得虚弱和疼痛,那么肩袖肌腱/肌肉可能不够强壮,无法控制肱骨头。这种虚弱或不平衡会导致肌腱摩擦肩峰。
骨刺:肩峰边缘明显增厚可导致骨刺形成。这可能会撞击肩袖下方的肌腱并引起疼痛。
关节囊狭窄:如果关节囊发炎(关节囊炎),如肩周炎,随之而来的异常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失衡,从而导致肩袖肌腱和肩峰之间的撞击。
肩部不稳定:在轻微不稳定的情况下,通常继发于肩袖软弱,肱骨头(球)可能会不适当地相对于关节盂(肩窝)发生移动,从而导致撞击症状。
三、治疗原则
(一)保守治疗
1.制动和镇痛:当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时,应休息并服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注射等)以减轻疼痛症状。避免做一些抬举上肢超过头的活动以及关节重负荷运动。
2.物理治疗:当休息,镇痛药物无法缓解疼痛时可根据临床医生建议采用体外冲击波、高频电疗等促进炎症和水肿消退。
3.运动疗法:主动活动(前屈、外展、外旋)、关节松动(加大关节间隙)、肌力增强训练(肩胛下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肩关节稳定性训练(双手撑墙,球上撑地)、肩周软组织牵拉训练(前屈、外展、外旋)、功能性训练(抛接球、推车、梳头)
(二)手术治疗:
一般会选择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它包括清理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松解喙肩韧带、重塑肩峰形态,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对于已经有肩袖撕裂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撕裂的大小来决定是否修补。小的肩袖撕裂医生一般会建议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存在继续撕裂的风险,很可能发展为巨大肩袖撕裂,影响关节活动。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沟通是否需要修补。
四、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是肩关节镜手术后的重要治疗措施,在使用止痛药或冰敷,减轻疼痛情况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肩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一般成形术的患者术后即可进行主动活动;有肩袖或肌腱修补者,早期只能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后期遵嘱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及各肌群等长肌收缩。
(一)原则:
1.简短、分次锻炼(例如每次5-10分钟,每天4次)。
2.活动程度以患者耐受度为主,每次锻炼达到较前一次活动度及维持时间增加即可。
3.日常下床活动可用前臂吊带患肢于屈肘90°位置,以减轻疼痛。
(二)功能锻炼的方法:
1.握拳、屈曲肘关节
术后恢复感觉后即可进行主动练习握拳及肘关节屈曲活动,以促进静脉血液循环,活动度以不感到疲劳为主。
2.摆钟运动
站立位微弯腰,健侧手扶床旁,前后摆动患侧手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做顺时针及逆时针的圆形运动。建议从没有重量开始,并在两个方向上做3套30秒钟的练习,然后增加到3套60秒。最后可以手持重物增加一些重量来进行。
3.肩关节前屈运动
侧卧位,患侧肩关节在上,患侧手臂放在一个坚硬的枕头或熨板上,沿着枕头或熨板上移手臂,然后返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坐位,把双手放在桌子上。双手沿着桌面尽量向前滑动,头部随着滑动而低头,然后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4.肩关节前屈运动
站在桌子前,把双手放在桌子上支持肩关节,双足后移,使肩关节张开,然后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5.肩关节内外旋运动
侧卧位,由枕支撑头部及手术的肩部,患侧肩关节前屈90°,利用健侧手帮助把患侧的手臂向上旋转到90°,保持拉伸至少30秒钟,然后向下,健手轻轻地给予抵抗运动回到起始位置。
6.肩关节外旋运动
仰卧位,双手握着一根棍子,保持上臂贴近胸部,肘关节屈曲,利用健手推动患侧肩关节外旋,重复10次。
站立位,双手握着置于身后的棍子,右手(假如为患侧)在上,左手在下,利用左手帮助推动棍子上下运动,重复10次。
7.肩关节内旋运动
站立位,双手握着置于身后的棍子,右手(假如为患侧)在下,左手在上,利用左手帮助推动棍子上下运动,重复10次。
坐在桌旁,手及前臂放在桌上,双手握着一根棍子,保持上臂贴胸及屈曲肘关节,健手利用棍子将患手尽量往外侧推动,重复10次。
8.肩关节水平内收、外展运动
仰卧位,双手举起一根棍子,肘关节伸直,利用健手帮助使双手左右摆动,重复10次。
9.肩关节前屈上举运动
建立一个滑轮系统,坐在滑轮下方,利用健手帮助牵拉滑绳使双上肢交替反复上下运动,重复10次。
肩部的疼痛很折磨人,不要等到得到了才想起来去改善,最好的策略是防患未然,平时要注意体态保持,不要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注意休息。训练的时候不要盲目加大重量,多关注动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