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尿毒症患者自体内瘘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来源:桂工网    作者:蒋丽梅    发表时间:2024-07-30 18:17:33
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要素之一。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蒋丽梅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要素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易于穿刺、创伤小、并发症少、活动不受限制、透后生活能自理,并能长期稳定使用等优点,被大多数患者所采用,称之为患者的生命线。护好透析血管通路,就是保护好患者的生命。作为血管通路的使用者和监护者,应该正确使用和维护自体动静脉内瘘,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以下几点自我护理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内瘘侧肢体如何自我维护

  在血液透析前,首先要把内瘘一侧的手臂清洗干净,防止细菌滋生;透析后24小时内穿刺针眼处避免沾水,尽量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日常要用流动水洗手。其次,要学会记录透析机上的两个重要参数:透析流量和静脉压。如果发现参数不稳定,尽快求助医生;最后,每次透析时尽可能更换穿刺点。长期在同一部位穿刺会不断积累创伤,导致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

  二、避免压迫自体动静脉内瘘

  为了避免压迫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应避免穿过紧的衣袖、上止血带、血压计,或佩戴手镯、手表等首饰,避免压迫内瘘引起堵塞的风险。睡觉时,切忌把内瘘的手枕到头后,可以使用特制的枕头或垫子支撑手臂,避免压迫自体动静脉内瘘。此外,在进行日常活动时,要避免碰到自体动静脉内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压迫。如果自体动静脉内瘘周围出现红、瘀伤、肿胀或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日常在院外非透析时间需保持听、触诊内瘘的良好习惯,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超声检查,了解内瘘是否通畅、有无感染和狭窄等情况。如发现震颤减弱或无震颤,或内瘘侧手臂肿胀、疼痛或流血不止须立即就医。

  三、注意保暖

  血液透析患者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后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液瘀滞,引起血栓的形成。

  四、暂停其他治疗

  在非紧急情况下,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侧肢体不做其他治疗,比如不测量血压、不静脉采血、不静脉输血等。同时,避免内瘘侧肢体提重物。

  五、注意营养和水分摄入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避免过多的水分摄入,因为过多的水分会增加血容量,导致血管扩张和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负荷增加。同时,应该控制钠盐的摄入,因为高钠饮食会使体内的水分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脏负荷增加。

  注意均衡饮食,包括合理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瘦肉、鱼类、鸡蛋、牛奶、大豆及大豆制品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300-500g蔬菜,200-350g水果(血钾平稳前提下),同时兼顾血钾、血磷、透析期间涨水量等指标的合格,以保持肠道通畅。指南推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能量摄入为30-35千卡/kg/d;蛋白质为1.0-1.2g/kg/d,其中至少50%来自于优质蛋白。

  六、适当运动锻炼

  要用小握力器经常锻炼内瘘侧肢体。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推荐每周3-5天,每次30-60分钟,可进行快走、慢跑、游泳、打太极拳、做家务活等常见的运动。运动时要确保在安全状态下进行,不过度使用内瘘侧肢体,运动要适量等。此外,内瘘破裂会导致大出血,要注意保护好。

  七、自我监测

  每日对内瘘进行检查,包括触诊震颤、听诊杂音情况,观察内瘘区域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异常波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汇报。建议常规3个月左右进行内瘘超声检查,早期发现狭窄、血栓及血管瘤等并发症;有异常情况时随时检查;定期评估透析再循环率及透析充分性等。评估动静脉内瘘震颤正常,血管直径大于或等于5mm、内瘘皮肤无破损感染即可尝试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透析。当患者在初次内瘘穿刺透析过程中出现穿刺部位疼痛、肿胀、麻木,或胸闷心悸等不舒服的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护士。

  八、遵循医生的建议

  血液透析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遵守饮食和运动规律。出现不适或有疑问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避免因病情变化而耽误治疗。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