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公司裁员存在程序瑕疵,是否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来源:    作者:张兆利    发表时间:2024-01-30 19:04:16
摘要:从去年初开始,我所在的公司因出口业务锐减而停产歇业,要求所有职工在家待岗。当年7月,公司通过微信工作群下发通知,主要内容为:因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经公司研究决定实施经济性裁员,与包括我在内的22名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并限期15日内办理有关离职手续。请问,公司这种“突然袭击”式解除劳动关系的做法是否违法?员工该如何维权?

  读者提问:

  从去年初开始,我所在的公司因出口业务锐减而停产歇业,要求所有职工在家待岗。当年7月,公司通过微信工作群下发通知,主要内容为:因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经公司研究决定实施经济性裁员,与包括我在内的22名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并限期15日内办理有关离职手续。请问,公司这种“突然袭击”式解除劳动关系的做法是否违法?员工该如何维权?

  律师解答:

  从您描述的情况看,该公司随意裁员的做法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经济性裁员,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一项基本权利。用人单位在遇到破产重整、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况确需裁减人员时,可以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裁减。但裁员并非可以想裁就裁,而是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遵循民主议定、履行告知义务并充分听取意见等法定程序后方可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需经过下列程序:第一步,明确时间和人数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对裁员时间和人数作出了明确要求:企业裁员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关于裁减人员的数量,需达到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时才可启动裁员程序。少于该人数的,应当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处理。第二步,提出裁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听取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第四步,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而该公司在实施裁员过程中并未按说明情况、听取意见、报告备案等法定程序办理,故其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您可向本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