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一场颠覆传统的头脑风暴实验
——广西退休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产品共创会现场扫描
来源:桂工网    作者:吴智芳    发表时间:2025-08-07 17:38:16
摘要:7月31日,南宁荔园维景国际大酒店东盟厅内,一场头脑风暴正在上演。来自全区各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协会的50名干部职工分成5个小组,围绕退休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产品开发进行“极限共创”。

  7月31日,南宁荔园维景国际大酒店东盟厅内,一场头脑风暴正在上演。来自全区各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协会的50名干部职工分成5个小组,围绕退休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产品开发进行“极限共创”。现场没有PPT,没有冗长汇报,只有白纸上的涂鸦、此起彼伏的讨论、小组间的犀利提问与评委的专业点评。这场名为广西“春晖互助保”产品共创会的沉浸式头脑风暴,是广西职工保障互助协会创新工作方式的“破局实验”。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不断优化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政策,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持续打造“十位一体智慧互助”综合管理系统,不断优化职工的体验感;今年又推出“广西互助服务直通车”,不断强化职工的参保动能,努力实现“助工、助农、助企”目标。目前,广西职工医疗互助已覆盖261.71万名职工,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近5年间,已为职工提供医疗互助保障服务超1000万人次,累计发放补助5.5亿元。然而,随着老龄化加剧,如何让“第二医保”持续守护退休职工,成为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为实现职工“退休不退保,互助没烦恼”的目标,一场历时10小时的聚焦退休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产品研发的共创会应运而生。根据规则要求,参加共创会的5个小组需要基于在职职工互助保障产品“互助1号”“互助3号”的核心逻辑,现场设计一份退休职工互助保障方案。共创会特别邀请了来自自治区医保部门、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业务部门及区内外互助领域、高校保险精算以及产业(系统)工会的资深从业者和专家学者作为评审团成员,对方案进行评审,既确保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又充分体现评审视角的多元化和全面性。评审团成员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共创会提供了全方位、多维度的高端智力支撑。

  共创过程中,首先由各小组分别展开深入讨论,从保障范围、责任界定、参保条件到理赔方式逐一“拆解”,深挖退休职工真实需求。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具体方案,而共创会特设的观察员也会深入小组进行观察记录,为评委提供参考,也助力产品优化。在随后的答辩环节,各小组代表逐一对小组的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共创会十分重视观点的碰撞,专门留出时间给大家针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可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评委也给出专业的意见建议。“参保需阶梯式过渡,考虑退休职工复杂情况”“护理津贴要有,不能只保住院”“资金池风险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保障范围、参保限制、资金池模式等关键问题,与会者深入探讨,各方案的优化方向也变得明了。

  而经过优化的方案也并未获得直接通过,它们将参加新一轮的展示答辩,接受新一轮的讨论点评,最终焕发勃勃生机。

  一轮轮的观点碰撞,是优秀方案“百炼成钢”的生动演绎,也让大家达成了共识:优秀的退休职工互助保障方案,需要稳字当头,风险可控,单独建立资金池,避免影响运行良好的“互助1号”;要与现有“互助1号”“互助3号”接轨,职工参保、补助最大程度无缝衔接;先行试点,预留空间,循序渐进;要以职工为中心,坚持公益性和服务性。

  “我们不需要‘闭门造车’式的产品研发,我们需要‘全员共创’式的多元视角。”自治区总工会副厅长级干部、广西职工保障互助协会会长钟天录在采访中介绍共创会的核心思路。他介绍,传统保障产品研发往往仅包含专业团队精算设计、专家评审及行政决策环节,职工参与性和体验感不够强。此次共创会通过“角色扮演+实战模拟”的沉浸式模式,让各级工会干部、一线工作者、临近退休职工等直接参与方案设计。他们既是政策的建言者和未来的执行者,又是福利的受益者,对退休后的医疗、护理需求有着最真切的感知。“这些方案虽非最终产品,但如同拼图,共同勾勒出退休职工对互助保障产品的期待。”

  百色市总工会互助办负责人覃璘清参加共创会后表示,从产品设计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让她对互助保障有了更深认知。评审团成员——自治区医保局部门负责人及广西财经学院教授也认为共创会模式新颖独特,表示将尝试引入各自单位的活动及教学活动。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