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锚定改革新赛道 合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工会答卷”
——自治区总工会推动工会改革和建设向纵深发展纪实
来源:桂工网    作者:农晨迪    发表时间:2025-06-16 20:50:05
摘要:出彩画卷在前行中舒展,时代华章在奋进中谱写。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自治区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工会改革和建设向纵深发展。


2022年6月16日,柳州市总工会“智慧工会”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2024年4月18日,北海市总工会联合多家单位在北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2024年北海市职工跳绳培训班。

各级工人文化宫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加。

干部职工参加疗休养活动现场。

  出彩画卷在前行中舒展,时代华章在奋进中谱写。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自治区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工会改革和建设向纵深发展。智慧工会让工会服务直达广大职工群众身边,实施“提质效、建标准”工程持续提升工会组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会经审“三三”工作法构建经审监督体系、工人文化宫和疗休养基地不断“刷新”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每一项创新举措都有力推进工会改革建设任务落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1、新平台 让工会服务“触手可及”

  “‘广西工会’APP,他来了!快快注册,享受‘指尖上的服务’吧!”“‘广西工会’APP认证会员方法来啦!”“功能强大,实用性强的‘广西工会’APP来啦!快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吧”……2021年初,“广西工会”APP上线运行后,各市总工会、县总工会公众号“奔走相告”,并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不到半年时间,APP数据库便录入工会组织5.48万个,共有会员数303.66万名;下载注册APP人数87.52万人;APP实名认证会员总数76.94万人。“广西工会”APP的推广运行,构建了自治区、市、县(区)三级融合的工会网络融媒体矩阵,打造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职工新通道,也是自治区总工会围绕主责主业,把“智慧工会”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加快建设的生动缩影。

  自治区总工会在大力推广“广西工会”APP的同时,还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工会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会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工会业务办理和职工服务“一张网”,让广大职工在“一键入会”“一网通办”“全维服务”中感受工会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依托广西政务云搭建工会大数据中心、全区协同办公子平台、职工活动互动子平台、全媒体子平台等6大应用系统,覆盖全区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作网络,真正实现工会服务“触手可及”。值得一提的是,在自治区总工会的领导下,柳州市总工会的“智慧工会”云平台、南宁市总工会的“邕工惠”系统等也紧跟其后上线运行,为当地职工提供更进一步的工会服务。

  “智慧工会”建设好不好,还要看办事方不方便。2023年2月24日,广西工会“七位一体智慧互助”正式上线,此举标志着广西职工保障互助协会在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的基础上,以业务管理系统为主体,构建集协同办公系统、官网系统、官微系统、管理驾驶舱系统、财务系统、参保倒计时系统等“七位一体”的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综合智慧管理平台,对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广西产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新方法 赋能工会工作提质增效

  干在实处走前列,勇立潮头作示范。在2019—2023年度全国省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中,自治区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连续5年荣获特等奖,其中2023年总分全国第一。

  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自治区总工会创新实行“三三”(三多三少三缺三要三标)经审工作法,深入推进工会常态化经审监督体系建设,强化协同创新驱动,推动广西工会经审工作展现新作为。“三三”经审工作法,即以三要(要集中统一领导、要全面覆盖、要权威高效)原则,三标(对标国家审计、对标财政、对标人大财经委)标准,来破解工会“三多”(资金风险多、项目风险多、资产风险多)问题,聚焦“三少三缺”(财务管理人才少、项目管理人才少、资产管理人才少,基层工会缺人、缺钱、缺阵地)短板。

  而今,“三三”经审工作法已上升为全国总工会“六个三”工会经审监督工作体系。在2024年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中,广西经审有两项工作入选,其中一项就是自治区总工会本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创新实行‘三三’经审工作法 助力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代在不断发展前进,工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为使全区工会系统逐步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工作,持续提升工会组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自治区总工会以“规范标准、过程管控、持续改进、提高质效、服务职工”为总目标,在有机融合ISO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化体系的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基础上,创新实施了“提质效、建标准”工程。

  该工程搭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标准“三位一体”的建设体系框架,为便于本级机关使用和在全区工会系统推广,又将作业指导标准划分为内部管理和业务管理两部分,将建标准的重点进一步聚焦服务职工工作。据悉,自2022年11月实施以来,已编制工作指导标准图文册120项,基本实现工会主要工作内容全覆盖,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新服务 职工有了更多好去处

  工人文化宫是服务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阵地。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为切实发挥各级工人文化宫的服务阵地作用,为职工群众提供多元化、广覆盖的公益文化服务,自治区总工会紧跟时代脚步,积极协调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工人文化宫建设,连续纳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与自治区总工会先后两次召开联席会议,明确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每年各统筹安排资金预算,支持设区市工人文化宫和产业园区职工之家建设,推动工人文化宫提档升级,让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

  元宵游艺、跳绳培训班、科创竞技公开赛、礼仪培训班、书画摄影、技能培训……如今,在全区范围内,不少工人文化宫成为提高职工群众素质、满足产业工人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也让全区各级文化宫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良好风貌,让“工”字号焕发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工会共有102家工人文化宫机构,全区已建成工人文化宫场所47个,在建31个。

  除工人文化宫外,疗休养基地也成了职工们思想引领和身心康养的好去处。

  自治区总工会积极推动开展职工全员疗休养活动,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自治区总工会联合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文化和旅游厅、审计厅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工疗休养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在全区创新探索实施职工全员疗休养制度。

  据悉,疗休养的主要内容是为职工提供休息养生服务,包括康复治疗、心理素质训练、文体活动、乡村体验等内容。为丰富职工疗休养形式,还可安排参观门票免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企业和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自治区总工会还将职工全员疗休养工作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进一步保障职工健康权益,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在自治区总工会的带领下,一批批被命名的“广西职工疗休养基地”“广西职工疗休养点”应运而生,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成为职工群众向往的“诗和远方”。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治区总工会将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竭诚服务职工,汇聚职工力量,推动各项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引导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