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3日,“春风送岗促就业·暖心服务助发展”2025年就业服务专场招聘活动现场,自治区总工会的法律服务律师团为求职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12351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服务职工热线话务员工作场景。
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现场开展调解工作。
工会组织为环卫工人送爱心早餐。
奋斗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自治区总工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在聚焦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擦亮“工”字号工作品牌、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上下功夫、出实招,不断为职工幸福生活筑底色、服务质效提成色、权益保障固本色,全力推进我区维权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先后获评全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在工会奏响维权“进行曲”、服务职工“零距离”的生动实践中,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聚焦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为职工幸福生活筑底色
2020年6月15日,自治区总工会召开全区工会决战决胜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会;2023年6月27日至28日,全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推进会在南宁召开……在全力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的路上,自治区总工会始终挺在最前列、冲锋在最前沿。
自治区总工会建立健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机制,构建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教育救助、基本住房安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政策待遇“六条保障线”,全面打赢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帮助3.4万户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如期脱困,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名困难职工掉队,为他们托起“稳稳的幸福”。
为不断巩固筑牢解困脱困成果,自治区总工会还积极探索新时代智慧化帮扶新路子,开发广西困难职工智慧云帮扶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建档帮扶无纸化、信息核查自动比对、资金发放网络监管、帮扶管理动态跟踪“四个转变”,落实了精准识别、无纸化建档、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跟踪帮扶;会同民政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健全城镇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夯实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困难职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打破了困难职工只能在工会帮扶中心申请的单一渠道。
据统计,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我区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帮扶资金3.1亿元,帮扶40.28万人次。
2、擦亮“工”字号工作品牌 为职工服务质效提成色
2025年6月3日,自治区总工会启动2025年全区工会“送清凉”活动。据统计,自治区总工会“送清凉”活动累计慰问职工已超50万人次。
这是自治区总工会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工作成效之一。
近年来,自治区总工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叫响做实“送温暖”“送清凉”“送健康”、金秋助学、法律援助、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职工全员疗休养等“工”字号品牌,进一步为职工服务质效提成色。依托全国总工会就业服务平台开展广西工会就业服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定期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为广大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深入开展工会“送清凉”慰问活动,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劳动安全健康权益;打造“助学帮扶—学习实践—就业援助”全链条服务体系,以切实有效的手段助力困难职工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尽快实现就业;不断强化梯度帮扶机制理念,加大送温暖资金筹集力度,共筹集“两节”送温暖资金1.61亿元,走访慰问企业6536家、慰问职工30.16万人。
同时,自治区总工会持续加快构建以普惠服务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推进园区职工之家、工会驿站等服务平台和阵地建设,全区建成工会驿站6062个,园区职工之家94家;积极开展服务职工综合体和幸福企业试点建设,确认服务职工综合体43家、幸福企业47家,其中3个服务职工综合体、6个幸福企业被纳入全国总工会试点单位;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为1.46万名劳模工匠赠送互助保障,为4.8万名职工赠送体检服务,发动职工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1004万人次,发放补助5.5亿元,有50余万人受益,其中最高补助达100万元。
此外,自治区总工会大力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通过认定女职工关爱室、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为1万名一线女职工提供公益性“两癌”筛查服务,举办女职工维权行动月活动,建立完善女职工集体协商机制等,切实维护“她”权益。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女职工维权行动月活动累计覆盖133万名女职工,全区签订女职工特殊保护专章或附件8512份,覆盖女职工近50万人。
3、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为职工权益保障固本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引导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自治区总工会从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统一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高度,找准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寓机制于创新,寓服务于监管,妥善应对劳动关系领域风险挑战,以“娘家人”的初心使命为职工权益保障固守本色,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彰显工会新作为。
自治区总工会充分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四方联动”协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机制作用,从源头上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出台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协商工作规范》,建立集体协商工作线上管理平台,持续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全区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0%以上。截至2024年6月,全区共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合同135份,覆盖企业140家,覆盖职工8.13万人。
自治区总工会还不断加强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制定出台落实全国总工会“五个坚决”要求的“十大长效机制”,推动地方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全区设区市、县(市、区)地方联动机制覆盖率达100%。推进12351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建设,实现热线平台全天候接听,“一站式”受理,热线开通以来共计接听来电2万余通,生成工单1500多个,按时办结率100%。
此外,自治区总工会还不断做实工会法律服务品牌,持续发挥“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功能作用,辐射全区市、县(区)工会和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工会普遍建立工会法律服务机构,健全职工法律服务体系和“零门槛”“应援尽援”等法律服务机制。全区共组建300个工会法律服务机构,配备律师600多人,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提供法律援助案件4727件,受益职工上万人,涉案金额3.07亿余元。推广“工会+法院+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构建“一中心、多工作室、多站点”平台体系,实现县级以上劳动争议多元调解中心、工会调解工作室全覆盖。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743份提示函覆盖全区。
凝心聚力共奋进,砥砺前行再扬帆。自治区总工会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当作为、锐意进取,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会维权服务经验模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