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等六省(区、市)总工会主办的2024年桂渝川甘青新六省(区、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优服务、壮产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南宁举行。
2024年11月19日,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平陆)运河项目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在工地举行。
广西职工参加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
举办广西陶瓷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凝心聚力争朝夕,建功立业正当时。
时下,八桂大地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企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设备快速运转,职工们拼干劲、晒成绩;在技能大赛赛场上,职工们赛技能、亮绝活;一个个重大建设项目上,建设者挥汗如雨;一项项科技创新项目中,职工们正释放创造潜能……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图景逐步呈现。
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广西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深耕细作,稳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竞赛提素质,向改革要活力,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蓬勃力量,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多次获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国总工会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广西牵头组织重庆、四川、甘肃、青海、新疆举办桂渝川甘青新六省(区、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带动通道沿线65万职工岗位练兵。我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在3次全国考核及督查中获得优秀等次,3项成果被自治区党委改革办评为改革攻坚优秀成果,申报的创新案例《“全链条”技能人才体系打造工匠人才高地》代表广西在全国2209个改革案例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19强,获得中国改革2024年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案例,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之路。
1、健全机制 稳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产业工人赶上最好的时代,让我拥有广阔的舞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钳工郑志明回顾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感慨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工会组织的培养。
如何搭建舞台和平台,帮助产业工人更好更快地成长?五年来,自治区总工会始终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工作重头戏,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能,持续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推动全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质增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我区先后成立自治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自治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构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多方协同发力”的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新格局。
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开展“技能广西行动”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有关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文件。
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纳入党委重点工作督查范围,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课程。
多次在区内外举办专题培训班。
在119家企业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编发工作简报,编印理论研究合集,认定示范企业单位。
……
一项项利好政策的支持,全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主人翁地位不断提高,技能体系不断完善,待遇政策稳步落实,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队伍日趋壮大,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继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获评大国工匠之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池昭就等4人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广西工匠增至235名、市级工匠增至1060名,带动技能人才增至863.75万人、高技能人才增至188.67万人,提前实现“十四五”广西高技能人才总量目标,新增高技能人才任务完成率连续三年排全国前三。
2、岗位建功 投身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在全区各行各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一场场技能与智慧的“巅峰对决”在这个舞台上激战正酣;在平陆运河建设现场,“六比六创”劳动竞赛在建设工人中掀起热潮,大干热干,推进工程建设;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沿线省(区、市)的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服务窗口等,货运代理服务员、民航乘务员、轨道交通列车司机等11个项目(工种)技能竞赛正如火如荼开展……
这是我区各级工会围绕服务党政工作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锻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缩影。
自治区总工会坚持把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展示职工精湛技艺的重要窗口、引领职工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围绕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紧扣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创新打造了“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广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等具有广西特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竞赛工作新品牌。
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哪里,劳动和技能竞赛就跟进到哪里。我区各级工会不断完善竞赛体系,扎实推动竞赛活动扩面、提质、增效,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为广大职工提升技能、展现作为提供广阔舞台。
广西工会十三大以来,全区共有4.56万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职工达763万人次,累计举办全区性行业性系统性技能竞赛2974项,赛事规模较以往扩大10余倍,实现竞赛活动基本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建筑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形成了“百项万企竞赛、百万职工比武”的生动局面。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拥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骨干。广西职工代表国家队出战国际技能大赛实现零的突破、广西职工在国际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零的突破、广西承办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实现零的突破、广西职工在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零的突破。
当前,全区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积极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释放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共同提升技能,让领先成为一种工作常态,让优秀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让奉献成为一种工作追求,汇聚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宏大力量。
3、劳模工匠引领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便携式可移动无尘检修间的研制、梅花触指压力测量仪2项创新成果,被评为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件件劳模工匠和职工创新成果在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展出;广西工匠现场展示的绝活绝技圈粉无数……劳模工匠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羊”。
五年多来共评选表彰全国及广西劳模和先进工作者1104名,全国及广西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2311个。
创新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梦想升腾、鼓励创新的大时代,我区各级工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职工创新体系建设,在职工中持续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五年多来,我区各级工会组织创建了600多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91所工匠院校,涌现出一大批发明创造、实用新型专利。
自治区总工会通过举办“技能强桂、创新有我”首届广西工匠暨劳模职工创新交流大会、广西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等形式,搭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和展示交流平台,常态化推进技术创新成果交流转化机制建设,进一步畅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集中展示了一大批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及传统优势产业中的优秀成果。
八桂大地形成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全区职工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形成了“人人讲创新、人人能创新”的浓厚氛围,各行各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成为广西高质量发展“能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