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真抓实干谋突破 守正创新开新局
——河池市总工会工作亮点展示
来源:桂工网    作者:韦钰星 覃杏花    发表时间:2025-06-17 17:27:48
摘要:这五年,河池市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职尽责,坚持实干当先锋、创新求突破,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全面推动河池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召开河池市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部门联动协调小组会议

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4年巴黎残奥会游泳冠军彭秋萍到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师生进行宣讲

河池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蒋向明带队到南丹南方有色金属公司调研“产改”工作

举办2024年交通运输新业态群体集中入会仪式

  连续七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市级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获自治区总工会经审工作考核最高等次,工会经费“模板审计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乡镇工会建设创新经验先后得到了全国总工会、自治区总工会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先后荣获“广西工人先锋号”“广西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重要贡献集体”“全市扶贫工作先进后盾单位”等称号,推动工会进村“安家”、扎实推进“产改”攻坚提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推行工会劳动法律“双语监督”护航民族地区职工劳动权益、“工会模板审计法”打造一把“尺子”管好工会“钱袋子”、加强乡镇工会建设实现专职副主席全覆盖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这五年,河池市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职尽责,坚持实干当先锋、创新求突破,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全面推动河池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1、在思想引领中打造“精神家园”

  2024年11月13日至14日,在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河池市卫生学校,近4500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聆听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4年巴黎残奥会游泳冠军彭秋萍自强不息圆梦巴黎的非凡经历。

  这是河池市总工会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辟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新路径的生动剪影。

  五年来,河池市总工会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迈上新台阶。

  持续深化“常学力行守信念,八桂职工跟党走”思想政治引领行动,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邀请大国工匠郑志明等劳模工匠代表,开展接地气、聚人心的宣讲共180场次;常态化举办文艺晚会、职工运动会、有奖知识问答等各类职工文体活动;举办“河池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开展劳模、工匠等先进人物系列微视频摄制和展播活动,《匠心筑梦 河池榜样》《建功新时代 礼赞劳动美》等作品斩获佳绩;创新建设河池市职工移动图书馆,为广大职工提供掌上电子学习平台;建立全国级职工书屋4个、自治区级职工书屋8个,创建河池市职工文艺创作基地,举办职工文艺创作培训班,并邀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得主莫景春授课,交流文艺创作经验,积极打造职工思想引领新阵地。

  2、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工会新作为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河池市总工会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市广大职工(农民工)的倡仪书》;援助湖北省十堰市总工会疫情防控资金10万元,该市各级工会组织投入疫情防控资金500多万元,慰问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等一线职工8000多人次;组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等各类职工近1000人参加疗休养活动;各级工会领导干部带队深入企业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疫情期间及时为58家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178万元……

  这五年,河池市总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围绕中心大局建功立业,为建设“六新河池”汇聚磅礴力量。

  围绕河池市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深入开展“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举办河池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5场次,企业(行业)专场竞赛130多场次,组织河池市6个市级产业园区开展“万名职工争金夺银创新创效”活动,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扎实推进高技能人才“1+5+8”(即“十四五”时期建设1所市级工匠学院、5所市级工匠学校、8所企业工匠学校)基地建设,依托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建设8所工匠学校,为构建“2+5+N”工业产业体系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新增各类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5000多人。建立“产改”试点企业29个,其中,自治区级“产改”试点企业5个,市、县(区)级试点企业22个。

  河池市总工会还扎实开展工匠人才培育和选树工作。五年来,河池市已涌现出全国、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67人,河池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00人,“广西工匠”4人,“河池工匠”40人,河池市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9人。25人分别荣获全国、广西五一劳动奖章,31个班组分别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广西工人先锋号”等称号,14个单位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

  3、在维权服务中当好职工“娘家人”

  “多亏双语监督员给我讲解有关政策,我才知我们应该有高温补贴。”谈到河池市总工会利用劳动法律“双语监督”模式为自己讲解相关政策的事,在环江悦城农业有限公司工作的毛南族职工覃桂云说。这样的创新实践,正是河池市总工会护航少数民族地区职工劳动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

  立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五年来,河池市总工会团结职工群众,用心用情当好职工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娘家人。

  制定完善“十个长效机制”配套制度。目前,已有自治区、市、县三级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劳动关系监测点71个,配备监测员71人;建立健全“工会+法院+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建立职工帮扶中心(站、点)12个,建立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站、点)21个,配备律师48人。

  推动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开展“和谐同行”企业培育共同行动,5家企业获得“劳动关系和谐单位”称号,1个企业获得“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有自治区级、市级幸福企业试点5家;协调建立并落实市、县两级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

  积极推动职工帮扶服务工作,为5万名职工(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输送外出劳务职工(农民工)3.2万人,为7.4万余名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赠送清凉物资,资助858名困难职工子女圆求学梦,为1.6万名困难职工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为6000名职工(农民工)开展免费健康体检,为5200名女职工提供“两癌”筛查服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64场次,累计发动50万名职工参加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

  筹集帮扶资金1145万元,为困难职工提供帮扶服务,累计推动581户2041人解困脱困;累计投入资金近800万元为帮扶联系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困难问题;鼓励河池市各级工会开展消费帮扶,购买贫困村屯农特产品价值1.2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职工之家示范点38个,为安置点职工群众提供就业培训、文化休闲等服务,让易地安置群众搬得进、稳得住、可发展。

  4、在固本强基中助力基层工会“强筋骨”

  工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取决于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基层效能。

  五年间,河池市总工会坚持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果。

  以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为突破口,141个乡镇(街道)均配备工会专职副主席并享受副科级待遇;投入经费近1300万元推动141个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打造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业园区企业及其他工会示范点共47个、建设乡镇(街道)工会职工之家80个、易地安置点工会示范点13个。创新开展“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星级化”管理,评定四星级“小三级”工会29个,五星级“小三级”工会18个。投入1327.73万元聘请202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2024年1月起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每人每月增资250元,大力推进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工会模板审计法”,确保各项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更加合法合规;创新推行县(区)总工会主席述职评议制度,压紧压实县(区)总工会“一把手”的政治责任,优化基层工会领导干部结构。

  推动职工服务阵地提档升级。围绕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立货运企业工会组织48个,涵盖单位数60家,建设15个“货车司机之家”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建设96个工会驿站,建设快递小哥之家6个,积极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新增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组织158个,涵盖单位182家,发展会员8480人;现有全国模范职工之家3个、模范职工小家2个,全区模范职工之家10个、模范职工小家16个,全市先进职工之家38个、先进职工小家26个。推荐选树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2人,全区优秀工会工作者13人。

  五年砥砺前行,五年春华秋实。站在新的起点上,河池市总工会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职工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书写更精彩的时代答卷。

  (本版照片由河池市总工会提供)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