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市工会系统2024年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暨产业工人主题教育活动

“凝心铸魂跟党走 民族团结谱新章”2024年北海市第22届职工运动会暨2024年市直机关运动会开幕式

“凝心铸魂跟党走 民族团结谱新章”2024年北海市第22届职工运动会暨2024年市直机关运动会比赛现场

2024年“珠城工匠杯”北海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2024年北海市总工会举办北海市集体协商业务培训班
2024年,北海市总工会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融入和服务“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项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北海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加快产业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品质北海、魅力北海”提供强大的产业人才支撑。
1、强化思想引领 点亮劳动之光
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引领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2024年11月14日,北海市总工会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包菊辉走进北海职业学院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包菊辉分享了自己刻苦学习的经历和在平凡岗位中不断学习进步的感受,现场200余名师生深受触动。这是北海市总工会引导广大职工和师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一个真实缩影。同时,北海市总工会通过多媒体渠道宣传报道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让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北海市总工会积极动员该市职工参加“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落实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同时做好劳模和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发挥先进引领示范作用。2024年,北海市共14人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1人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用活用好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主阵地,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打造“惠工服务”精品课程,2024年参与“惠工服务”精品课程人数达2446人次。在该市工人文化宫南广场定期播放以红色电影、经典电影、欢乐童年和青春电影等为主的露天公益电影,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职工群体需求。
2、搭建竞赛舞台 奏响劳动强音
精心打造“珠城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品牌。“珠城工匠杯”是北海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一大工作品牌,是推动北海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培养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载体。其中,市级大赛设有焊工、维修电工、钳工、叉车司机、钢筋工、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等6个项目。2024年12月,北海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圆满收官。
举办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2024年,北海市总工会聚焦产业链上锤炼队伍,积极推进职业技能竞赛常态化、多层级开展,加大技能竞赛奖励力度,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广泛深入开展“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劳动和技能竞赛等,为广大职工搭建技能展示和提升的舞台,为北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能。
多措并举提升职工素质。2024年,北海市10人被命名为2024年度北海工匠,截至目前已经选树了50名北海工匠,其中7人获评广西工匠。新增高技能人才1570人,增长224.29%,其中技师以上82人,增长136.67%。持续加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匠学院(学校)”建设,让职工创新“大舞台”越来越宽广。扎实推进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深化产教融合,为北海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技术人才。
组建“产改”专家“智囊团”,为“产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汇聚各方力量,聘请25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产改”专家智库,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努力提高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增强产业工人荣誉感,造就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3、强化维权服务 绘就和谐画卷
北海市总工会以维权服务为主线,举办集体协商业务培训班,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2024年7月15日至19日,北海市总工会在桂林工人疗养院举办2024年集体协商业务培训班,来自该市各县(区)总工会的学员们分享了学习体会。“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业务水平。我们将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巩固提升集体协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名学员说。
协同北海市人社等部门推动“一中心、多工作室、多站点”平台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工会+法院+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2024年,共接受法院委派委托劳动争议案件81件,为职工挽回约34.3万元经济损失,有效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共接受法院委派调解劳动争议案件88件,成功调解案件20件,调解成功率22%,调解成功金额约218万余元。
打造工会“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工作品牌。在该市成立了18个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站、点),聘请24名律师,为广大职工提供了全方位、多形式的法律服务。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在该市范围内设立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劳动关系监测点35个,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4、丰富暖心服务 共筑魅力北海
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移动体检服务。2024年12月,北海市总工会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体检活动,为3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体检服务。这充分体现了北海市总工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是维护广大职工职场健康权益的真实体现。
积极推进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相关服务工作。2024年以来,北海市总工会努力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进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共新建基层工会71个,涵盖法人单位100个,新发展会员6772人,其中新就业形态领域新发展会员1888人。
探索具有“工”字特色的服务模式。2024年“两节”期间,北海市总工会走访慰问企业和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2650人,慰问金额约98万元。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联合北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服务用工企业1533家(次),提供就业岗位9.76万个,满足职工群众多元化求职需求。
扩大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强有力的互助互济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截至目前,北海市共有10.1万余名职工参加2025年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使更多患病职工和家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北海市总工会持续为广大职工提供接地气的暖心服务,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正创新担使命,踔厉奋发建新功。北海市总工会聚焦“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的关键时期关键任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开拓进取,在新征程上继续履行主责主业,以高质量服务培养选树、留住、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为谱写北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本版照片由北海市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