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市“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全国示范性宣讲报告会暨劳模工匠兼职辅导员聘用仪式现场

2025年桂林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职工文艺汇演

召开2024年桂林市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总结暨2025年动员大会

召开2024年桂林市工会推进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工作现场会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探索思想政治引领新方式,打造“职工文化服务快车走基层”“职工文化大讲堂”等“工”字号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持续拓展“我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贡献”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深度和广度,走出一条规范化、制度化的劳模工匠培育、选树道路;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履行维权服务职责……五年来,桂林市总工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会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呈现新面貌、焕发新活力,在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桂林篇章中贡献了工会力量。
1、强化思想引领 凝聚职工奋进力量
“我会继续讲好奋斗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2024年9月30日,在桂林市“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全国示范性宣讲报告会暨劳模工匠兼职辅导员聘用仪式上,35名各级劳模工匠被聘为兼职辅导员,全国劳模彭彦军接过聘书时激动地说。
据了解,这是广西在全国总工会直播平台举办的首场宣讲报告会,也是桂林市总工会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生动实践。五年来,桂林市总工会始终把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引领新方式,让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心中,凝聚起推动桂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桂林市总工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组织该市职工参加“全国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竞赛”“全国职工学习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等线上答题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见行见效。桂林市总工会先后开展“劳模工匠进学校 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活动等300余场;持续开展庆“五一”职工文艺汇演、书法美术摄影比赛以及“职工杯”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象棋比赛等体育赛事,组织“一队”“两团”“六大协会”下基层开展义务演出、电影放映、美术写生、创作展览等系列活动;共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建设职工书屋,目前共建设了全国级职工书屋24家,自治区级职工书屋87家,市级职工书屋299家,切实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接续传承,掀起“追星”新风尚。桂林市总工会积极聚合新闻媒体和自媒体的传播力量,深入记录、广泛宣传劳模先进的光辉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目前,该市总工会制作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纪录片《“产改”赋能奋进新征程 桂林“工匠”建功新时代》入围全国总工会100个优秀作品评选,制作的《亿分之一》《新时代的劳动者》等微视频作品在全国总工会举办的活动中获评三等奖。
据了解,得益于持续深化职工政治思想引领特色品牌,桂林市总工会在2023年全区工会年中工作会议暨“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推进会上,就职工政治思想引领工作作了典型发言,并在2023年全国职工文艺工作专题培训班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2、深化“产改”赋能 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如何围绕中心大局助力桂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中彰显工会组织新作为,一直是桂林市总工会重点思考的工作方向。为此,桂林市总工会不断深化“产改”,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大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配套制度。桂林市总工会切实履行“产改”牵头抓总职责,加强与“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协同、联动;制定出台《桂林市总工会关于推进工匠学院(校)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桂林市总工会关于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遵循依据。
劳动和技能竞赛提质增效。桂林市总工会围绕全市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深入持续开展“我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贡献”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职工参加“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广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干,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在工作中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素养。同时,出台《关于“我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贡献”劳动和技能竞赛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择优对竞赛项目提供最高5万元的补助,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组织筹办和参加劳动技能大赛的积极性。
五年来,桂林市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9人,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6人,广西工匠20人,“桂林工匠”76人。
3、强措施出实招 依法维权促和谐
筑牢职工权益“保障墙”,系好劳动关系“和谐扣”。五年来,桂林市总工会始终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不断创新维权机制、拓宽维权渠道等实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筑牢基石。
桂林市总工会深化工会“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品牌,广泛开展“送法入企”“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尊法守法·携手筑梦”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800场次,累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5.5万余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65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231件;推动完善“工会+法院+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立足调解中心、工会调解点办理劳动争议案件650件;制定《桂林市总工会全面推行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8年)》;扎实推行工会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落地生效;强化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召开该市工作推进会、座谈会,定期分析研判劳动关系矛盾和职工队伍稳定情况,积极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近年来,桂林市总工会获评2021年—2023年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全区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考核中总评获得优秀等次。
4、创新服务模式 打造职工温馨家园
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当好职工群众“娘家人”。五年来,桂林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通过夯实组织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等,努力打造职工信赖的温馨家园。
职工阵地建设有新亮点。大力推进工人文化宫、女职工关爱室、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点、工会驿站、职工之家等服务站点建设,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工会组建实现新拓展。桂林市总工会扎实推进建会入会工作,近五年新建基层工会500余家,发展工会会员2万余人;深入开展干部基层蹲点工作,该市工会系统共选派337名工会干部,组成105个工作组深入基层开展蹲点帮带工作。2024年7月,桂林市总工会还在全区首推并实施基层工会组织关系管理办法,进一步激活基层工会活力、提升工会服务效能。
职工生活保障有新成效。桂林市总工会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精准识别困难职工家庭,并对其实施动态管理;常态化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等品牌活动,发放帮扶资金及物资总价值5670余万元;持续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年均筹集100多万元为职工(农民工)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深入推进女职工关爱行动,通过开展女性“两癌”筛查等,为女职工健康护航;年均投入80多万元实施“送培创”工程,组织企业参加“春风送岗促发展 工创美好新生活”广西工会2023年就业服务活动等,促进职工就业创业;近年来共举办交友联谊活动10余场,为单身青年职工搭建寻觅人生伴侣的平台。
同心同向聚合力,踔厉奋进新征程。过去的五年,是桂林市总工会砥砺前行的五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桂林市总工会将继续以创新为笔,绘就服务职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本版照片由桂林市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