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叶在调试设备

杨万叶在车间

杨万叶在给徒弟们上课
记者 刘甲平
人物核心提示:杨万叶,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电气维修工种技能大师、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他从事电气维修工作28年,曾获广西技术能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多年来,他服务智能制造生产线,攻克国六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业机器人、GROB等进口设备技术难题150余项,为国六生产线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自主维修。其创新成果获第五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以他为主导的国家级“杨万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功修复高价值进口备件,通过技术革新、设备升级改造为公司创造了6800万元效益。
工匠心声:多学习、多动手、多思考,所有厉害的技能都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
他是生产线上的“设备神医”,专治“疑难杂症”。他是智能化的行家里手,专攻硬核难题,用高精尖推动高质量,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就是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电气维修工种技能大师、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杨万叶。
1、“设备神医”专治“疑难杂症”
“277自动线报警了”“恒轮加工中心系统出问题了”……作为一名维修工,杨万叶时常会接到不同的报修电话。接到电话后,他立即背上工具包赶往现场,像医生一样对故障设备进行“把脉问诊”。这样的工作,他一干就是28年。
自1996年进入玉柴以来,杨万叶一直从事电气维修工作。靠着勤学苦练,他熟练掌握高精尖加工中心维修及激光补偿技术,精通数控系统技术,以及工业机器人、视觉识别、精密测量等先进设备维修技术。每当设备出现棘手故障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杨大师,您快帮看看,再这样报警,我们都没法干活了!”有一次,杨万叶接到同事的求助。原来,车间一条自动线总是突然报警,维修人员检查时设备却又正常了,而当维修人员一离开,故障又出现。这种症状持续了两个多月,严重影响生产,工人们很着急。接到求助的杨万叶丝毫不敢怠慢,每天蹲守进行攻关检测。遇到疑点难点,他就向专家请教,或者翻阅相关书籍,最终成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大家都对杨万叶称赞不已。“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造成问题的原因往往不多。”杨万叶表示,只要能找出问题的根本,就相当于解决了问题的80%。
手持数字万用表,锐利的眼神透过眼镜不断核对着仪表盘上的数值,不时操作调试机器……这是杨万叶平时最常见的工作状态。与设备打交道28年来,厂房里95%的维修问题他都可以应付自如。如此高水平的技能,杨万叶是如何练就的?杨万叶坦言,成功没有捷径,在平常的工作中每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惟有坚持不懈,方能练就高超技能。
2、专注学习创新 不断攻坚克难
广西技术能手、技能大赛第一名……从业多年,杨万叶身上的头衔充分证明了他的专业能力,但不管自己有多优秀,他始终未曾停下学习创新的步伐。“现在的进口智能设备种类越来越多,需要掌握的技术也越来越多,涉及的技术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学习、不断创新。我始终秉持的理念是:项目不论大小,只要能创新创效我就做。”杨万叶说。
在玉柴国六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有一个智能亮灯拣选系统,操作人员通过该系统的亮灯与数字显示,能够快速精准地进行物料智能亮灯拣选,有效防止错装、漏装。这个智能亮灯拣选系统的开发应用离不开杨万叶的辛苦钻研。
“要实现智能亮灯拣选,需要打通智能亮点拣选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生产执行系统三个系统间的信息交互组建,这可是个大难题。”2019年底,玉柴智能装配生产线建设火热进行,杨万叶带领队伍开展智能亮灯拣选系统项目开发任务。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时常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各种测试。经过反复测试,最终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顺利推动智能拣选系统建成并落地使用。此后,该项目还获得了2022年广西汽车行业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第五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杨万叶看来,智能化生产线要满足产品的定制化生产需求须依托于设备技术更新迭代。于是,他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对生产线及自动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其设备改造成果达全区先进水平,获国家级设备创新成果奖1项、省级设备改造优秀成果奖20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国优QC奖4项、自治区优QC奖6项,累计为公司创效857万元。
28年来,他始终秉承工匠精神,专注高精尖装备技术研究,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对进口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先后攻克机器人上料智能识别系统、桁架工件自动输送系统、数字化移动拧紧工作站、智能制造信息识别系统等设备重大疑难问题150余项,每年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200多万元。
3、技能传承 助力徒弟成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万叶充分发挥技术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以国家级“杨万叶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把长期积累的维修技能和工作经验传授给青年职工,帮助他们成长。他连续14年担任玉柴集团技能晋升学员培训讲师,先后培训高技能人才468人,累计500多课时;所带徒弟有10多人晋升技师、高级技师,并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大放光彩。
张锦成是杨万叶的得意门生之一,曾获2016年广西技能状元大赛维修电工比赛项目第一名、2017年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以及2019年、2022年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工比赛项目第一名。“师傅经常鼓励我们放心大胆去尝试,让我们在短短几年从维修的‘小白’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维修骨干。”提起杨万叶,张锦成的心中满是感激。
杨万叶还总结了一套独特的带徒方法,累计编写教材30余册,成为玉柴设备领域专业能力和技能培训的教材;编写维修案例90多个。“我希望我的技能本领可以传承下去,团结带领大家把电气维修做到极致,为玉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杨万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