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忻城县总工会:劳模工匠“支招” 奏响兴农乐章
来源:桂工网    作者:杨洋 蓝立婧    发表时间:2025-09-29 16:53:03
摘要:近年来,忻城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技术创新和推广、带农增收方面的示范作用,以欧高龙为代表的劳模工匠代表,为当地农户树立了标杆,激发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热情,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一张以劳模工匠智慧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正在忻城大地徐徐展开。

丰收节系列活动现场,相关领导为农民代表发放慰问品。

农民代表、自治区劳动模范欧高龙在丰收节活动上发言。

来宾工匠梁恒源(右)指导“织娘”工作。

一个个“农”味丰富、趣味十足的竞赛项目,让丰收节系列活动现场变成欢乐的海洋。

  金秋九月,忻城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9月23日,忻城县欧洞乡龙都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由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和忻城县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此火热开启。活动采用“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联动模式,在马泗乡、北更乡和遂意乡开设分会场,以农事竞赛、爱心服务等形式,唱响“庆丰收、弘文化、兴乡村”的丰收赞歌。这也是忻城县历史上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丰收庆典。广大农民欢聚一堂,共享丰收喜悦,同绘乡村新景。

  “丰收,离不开我们农民勤劳的双手,更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农民代表、自治区劳动模范欧高龙在开幕式上如是说。

  近年来,忻城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技术创新和推广、带农增收方面的示范作用,以欧高龙为代表的劳模工匠代表,为当地农户树立了标杆,激发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热情,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一张以劳模工匠智慧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正在忻城大地徐徐展开。

  劳模当好“领头雁” 拓宽“兴农路”

  “我们不仅要会种地,更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把我们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卖上好价钱!”欧高龙说。

  走进欧高龙的百香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拳头般大小的百香果,如同黄绿相间的灯笼挂满枝头。得益于马泗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产出的百香果饱满多汁、香气浓郁,成为丰收节上的一个亮眼产品。

  如何发挥“产业联农、就业带农”作用,带动乡里的群众获得稳定收入?

  在欧高龙的带领下,种植基地采用“工会+合作社+基地”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实行以销定产、订单合同约束和规范产供销三方行为,瞄准珠江三角洲、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连锁超市、高档水果市场,确保项目产品的销路,形成了集供苗、种植、技术、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以传帮带教、技术分享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实现就业,有效推动了马泗乡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今年仅本地种植户,就从我们基地购买了30万株黄金百香果苗,种植面积超过了3000亩。”欧高龙介绍,黄金百香果品种本身价值就高,加上科学管理,果子糖度能达到18-20度,亩产普遍在2000斤以上。按目前的收购价,种植户每亩收益稳稳超过1万元。

  在忻城,像欧高龙一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的各级劳模越来越多。他们在良种繁育、推进智能化等领域的领头人作用日渐突出。忻城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蓝乃夫介绍,将从农业农村领域选树更多劳模,助力他们在农业农村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把乡村的产业点亮、人气点亮。

  工匠变身“领路人” 织就“传承图”

  “壮锦早已从昔日贡品走进现代生活。”9月18日,在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广西篇暨“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忻城县职业技术学校专场活动中,来宾工匠、壮锦技艺传承人梁恒源、兰培文和师生分享壮锦的历史渊源、纹样寓意与编织技法等,培养青少年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传承、弘扬壮锦文化,让壮锦焕发新彩。

  据介绍,在推动“非遗文化+产业”方面,忻城县总工会培养选树了梁恒源、兰培文两位来宾工匠,延续“工会搭台、工匠传承”的成熟模式,持续搭建劳模工匠与职校学生的交流对话平台,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梁恒源说:“一个人织得再好,也难成气候。只有让更多人学会,壮锦才能真正传承下去。”为此,他开展免费的技术培训,将织锦技艺传授给周边的群众和前来研学的学生。在当地,已经有1400余名“织娘”加入壮锦产业,通过“一针一线”过上了新生活,织就了壮锦传承的“新版图”。

  “我们接下来计划开展‘旗袍秀’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民族传统技艺传承行列,不断壮大壮锦技艺传承队伍,推动传统技艺转化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工会力量。”蓝乃夫表示。

  从丰收欢庆到工匠宣讲,从田间地头到织机声声,忻城县总工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劳模工匠智慧,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户走出产业振兴“新路子”,共同织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