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工人文化宫惠及周边10余万产业职工群众,开展20多个培训项目服务职工3万多人次,举办100多场“五进”活动形成公益大课堂品牌——
服务接地气 阵地涨人气
记者 吴显烨 通讯员 梁丹华
去年12月底,受寒潮影响,天气转冷,街道上行人渐稀,而来宾市工人文化宫恒温游泳馆内热闹依然。游了两公里,广西桂康康养服务有限公司职工黄柳萍才结束了当天的锻炼,和家人、朋友满意地离开。
一周游两次,每次游两公里,自从办理了恒温游泳馆的游泳卡后,这几乎成了黄柳萍的标配行程。除了到工人文化宫游泳,黄柳萍还经常和同事们来这里参加茶艺学习等活动。“这里设施齐全、课程多样、停车场地大、服务态度也好,冬天还暖和,来学习锻炼、丰富生活都很方便。”黄柳萍给来宾市工人文化宫点赞。
近年来,来宾市总工会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导向,紧跟时代步伐、紧盯职工需求、紧贴阵地实际,努力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推动工人文化宫成为更接地气、更有人气的职工活动服务阵地和精神文化乐园。
效益运作,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
来宾市工人文化宫恒温游泳馆设施齐全,配备了国内领先的电气化智能设备、循环过滤消毒系统、净化水质处理系统以及恒温、地暖、除湿、新风系统,还有热水沐浴场所和免费停车场,可同时容纳500多人进行游泳教学训练。
“想不到来宾也有这么好的游泳馆,既能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增强体质,又能激发热情,真是幸福感满满!”来宾市第一中学职工冯陶艳感慨道。
据了解,来宾市总工会恒温游泳馆自投入使用以来,成功举办了来宾市首届职工游泳比赛、24期“职工公益课堂——游泳健身技能培训班”和中小学生防溺水应急救援等培训,共接待职工2万多人次。
来宾市总工会以保障文化宫阵地公益性服务性为前提,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撬动社会力量参与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管理、使用和发展。
为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在引进恒温游泳馆时,来宾市总工会与运营企业明确,免费赠送自治区级以上劳模每年游泳体验50次;赠送广西工匠全年免费体验卡1张;工会会员享受比市场价更优惠的服务价格。来宾市工人文化宫服务范围辐射周边的河南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华锡冶炼厂、来宾电厂、湘桂糖业等工业园区企业以及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服务电力、糖业、冶炼等支柱产业职工群众10多万人,为团结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服务发展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工会服务职工的主责主业,来宾市总工会找准企业职工需求,先后与10家合作单位签订了20多个公益服务项目合约,推出“订单式”的精准服务。除了恒温游泳馆,来宾市总工会还引进了另外一个“千万元”项目——职工职业培训中心。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计划打造一个集教育培训、技能实训、文化活动、瑶医康养等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更好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探索品牌,打造精品公益项目
一炉炭火,一壶热茶,三五好友,围炉而坐,慢火煮茶。前不久,来宾市企业工会在来宾市工人文化宫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围炉煮茶”活动。职工们在活动中品茶艺,谈人生,别有一番情趣。
“职工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来宾市工人文化宫主任陈芝玲说。以往,来宾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多是一些普通的茶艺培训。“现在最流行的是‘围炉煮茶’,很有意境,文化宫是否可以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覃燕梅和一些企业职工提出了建议。收到提议后,陈芝玲和同事们一商量,觉得事情可行,于是精心为职工们设计了这一场活动。
在探索建设职工文化阵地的过程中,来宾市工人文化宫广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教育培训。同时,来宾市工人文化宫倾听职工声音,收集职工意见,打造了一系列职工呼声高、具有可行性的固定活动,“移动式”课堂和“订单式”服务项目。2022年以来,来宾市工人文化宫已举办培训项目20多个,服务职工3万多人次。
举办篮球赛和书法、声乐等培训班,开展礼仪培训、心理健康培训……为了扩大服务面,来宾市工人文化宫积极“走出”文化宫,与企业建立“宫企共建”合作模式,开展文体赛事、公益讲座“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屯”“五进”活动。两年来,来宾市工人文化宫已开展100多场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高潮、年年有创新”的公益大课堂品牌,努力推动工人文化宫里有“工人”、工人文化宫里有“文化”。
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吴孝斌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职工需求的变化,工人文化阵地有待拓宽和提档升级。为此,2022年12月,来宾市第二工人文化宫项目开工。“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齐心合力、统筹谋划,加快第二工人文化宫建设,推动工人文化服务阵地建起来、实力强起来、底气足起来,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吴孝斌说。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