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驿站”释放“大温暖”
——百色市田阳区总工会构筑户外劳动者“温馨港湾”工作扫描
桂工网记者 王娅茜 通讯员 黄倩茗
天冷了喝一杯热茶,站累了有一把椅子。在百色市田阳区新华书店一楼,一家由工会牵头建立的爱心驿站成了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交警协警、市政维修工等各类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走进爱心驿站,记者看到站内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充电电源、报刊栏、桌椅、沙发、便民工具箱等物品一应俱全,还有不少环卫工人、外卖员、快递小哥们在这里取水、歇息,情景很是暖心。
“手机充电、饭菜加热,这些需求都能满足。”“干活累了可以进来休息,补充一下能量,真好!”“环境温馨、服务暖心,像‘家’一样。”……该爱心驿站自今年1月13日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户外劳动者的就餐、休息、充电的“打卡”点,受到广大户外劳动者的好评。前不久,该爱心驿站被全国总工会确认为2023年“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小小站点背后折射的是工会的形象与力量。近年来,百色市田阳区总工会切实增强工会服务职工实效,坚持“少投入、好管理、易复制、可持续”的工作原则,按照“社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建设站点,大力推进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建设,让户外劳动者真正享受到暖心服务,真正将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怀传递给广大户外劳动者,全面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爱心驿站不仅是广大户外劳动者的‘歇脚点’,服务职工的‘爱心站’,更是党和职工群众的‘连心桥’。”百色市田阳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陆秀莲表示,为了把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的工作落到实处,该区总工会坚持“因地制宜、按需配置”的原则,在户外劳动者相对集中、位置醒目、出入方便的地方合理选址,最大限度发挥爱心驿站的功能和作用,把工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广大户外劳动者。
为真正做到将爱心驿站打造成为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和前沿阵地,切实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的现实问题,该区总工会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为出发点,通过广泛调研,详细了解户外劳动者所需所想所盼,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建设标准。同时,该区总工会依托爱心驿站,组织开展送温暖、送清凉等品牌活动,切实提供精准化精细化贴心服务,让工会爱心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温暖空间、避风港湾”和功能齐全的“能量补给站”。
爱心驿站建起来了,谁来运营管理?陆秀莲告诉记者,该区总工会按照“谁建谁负责”“共建共管”的原则,制定了“爱心驿站”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加强规范化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会爱心驿站运营工作。
“我们明确了开放时间、物品申报发放管理、值班人员职责等,确保内部设施、用电用水等安全、清洁、完好,切实把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工作落到实处,让户外劳动者真正享受到饮水供给、纳凉取暖、餐食加热、休息如厕、手机充电、读书阅览等贴心服务,真正做到‘敢进来、愿进来、想进来’,全面提升爱心驿站的使用率。”陆秀莲如是说。
如今,百色市田阳区总工会已建成工会爱心驿站6家,月均服务各类户外劳动者约2000人次。未来,该区总工会将持续推进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的建设,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服务,充分发挥好爱心驿站的作用,切实为广大户外劳动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小驿站”释放“大温暖”。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