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健全完善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救助机制
申请帮扶一门受理 纾难解困协同办理
桂工网记者 陈梦君 见习记者 吴显烨 通讯员 李祖好
“从2020年开始,在贺州市总工会的帮助下,我们一家享受到了‘金秋助学’、季度性补助和低保等福利,感谢现在的好政策。”如今,在贺州市做园林绿化工作的职工朱晚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几年前,朱晚芳的丈夫生了一场大病,使得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单位工会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积极帮她申请了工会部门的困难职工补助,又向教育、民政等部门申请了符合条件的其他补助。在各部门的帮助下,朱晚芳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朱晚芳一家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工会、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的帮扶政策,得益于贺州市工会“娘家人”的体贴,同时也得益于困难职工“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的实施。
“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在处理行政事务时,及时互通信息、协调合作、合理分工、高效执行的一种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救助机制,实现巩固和拓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与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有效衔接,切实兜住兜牢兜好困难职工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提高帮扶救助工作水平,贺州市总工会等8部门制定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建立起困难职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
“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我们各个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帮助困难职工,规范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力争发现一例建档一例,做到例例有记录、例例有回应、例例有档案。”贺州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在方案的指导下,贺州市总工会等部门共同协同落实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子女教育、基本住房、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六保障”政策待遇,切实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提升困难职工生活品质。
贺州市总工会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政策宣传以及入户走访核查力度,根据职工实际情况代入公式,现场精准核算收入支出、认定困难类别,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定得出是否建档结论,同时认真听取困难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将帮扶救助政策送进职工家中。目前,贺州市总工会帮扶系统与贺州市民政部门的救助系统已健全完善数据交换共享机制,统一数据交换共享渠道,实现部门之间帮扶救助数据互融互通。
“今年,我市召开了困难职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联席会,举办了相关工作培训班,帮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业务,统筹推动困难职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有效实施。”据贺州市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梅燕介绍,通过培训,职工们掌握了将困难职工数据纳入全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统一管理、协同比对、主动发现、快速预警和监测,对“两不愁三保障”状况开展动态监测等操作。
贺州市民政局负责牵头筑牢基本生活保障线;医保局负责牵头筑牢基本医疗保障线;教育局负责筑牢教育救助保障线;住建局负责牵头筑牢基本住房安全保障线;人社局负责牵头筑牢就业创业保障线和社会保险政策待遇保障线;市总工会负责牵头落实临时救助和推动各类社会资源帮扶“两个全覆盖”,做到一档一策,切实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提升困难职工生活品质……如今,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贺州各部门职责明晰、分工协作,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帮扶救助办理能力,提高了帮扶救助对象的准确度和办理实效,提升了群众对帮扶救助工作的满意度,推动形成了覆盖全面、分级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帮扶救助新格局。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