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绣球、打油茶、灌血肠……8月21日,来自广东省茂名市的职工疗休养团队正在风景秀丽的忻城县壮医康养小镇开展疗休养活动,而广西职工疗休养基地——红渡镇莫府酒店也呈现出“一房难求”的热闹景象。

忻城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蓝乃夫说:“忻城县职工疗休养服务品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变化,一方面得益于忻城县总工会依托‘主阵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线路、内容,硬件设施得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得益于忻城县总工会的创新机制,大胆‘走出去’,不断提升基地市场竞争力,服务‘软实力’得到根本提升,‘软硬兼施’、上下同心,忻城县职工疗休养工作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据悉,自来宾市职工疗休养工作开展以来,忻城县总工会积极指导莫府酒店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其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商务、度假于一体的园林式疗休养中心。同时,指导和帮助该酒店把闲置的旅游资源“乐滩竹海”盘活起来,将其打造成为基地更具活力的活动阵地之一。目前,该基地已建有养生楼、山水楼、展品楼、绍东楼、2个露天烧烤场、2个篮球场等场所设施,基地各项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我们还把职工疗休养活动与党工共建工作结合起来,多次派员进驻基地指导开展党工共建工作。”蓝乃夫介绍道,通过在疗休养活动中向基地职工、疗休养职工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忻城县总工会还立足“早落实”,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2023年职工疗休养实施方案,并通过建立健全以各基层工会主席为网格员的网格化管理,为疗休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截至7月底,忻城县本级职工疗休养活动已举办12期,参与职工555人,同比增长122%。
与此同时,忻城县总工会还积极探索推行“基地+红色教育+乡村振兴+自然景观+农庄体验”的疗休养新模式,依托该县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及优美的自然风光,进一步优化职工疗休养线路及活动内容,将壮乡故宫——莫土司衙署、红水河七彩画廊、4A级景区“乐滩竹海”湿地公园及古思起义烈士陵园、都宜忻游击队革命根据地等“点线面”资源有机串联、融合起来,让疗休养的职工既可在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教育,又可身着民族服饰在红水河上观美景、对山歌,体验打油茶、舂糍粑、包粽子、灌血肠等民族风情,让职工尽情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
“我们还组织人员赴广东、云南、贵州及区内各地市学习考察、宣传推介忻城县疗休养工作,吸引区内外职工到忻城县开展疗休养活动。”蓝乃夫坦言,通过大胆“走出去”和广泛宣传推介,打响了忻城县“广西职工疗休养基地”这块金字招牌,今年以来累计吸引8批次366余人前往忻城县开展疗休养活动。
除此以外,为推动职工疗休养工作从工会“输血”向基地自主“造血”转变,忻城县总工会充分借助基地这个平台,把疗休养工作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该县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包装、上架在疗休养基地进行展示、销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自疗休养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基地带动周边脱贫户实现珍珠糯玉米、土红糖、金银花等土特产销售收入300多万元,为助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蓝乃夫表示,下一步,忻城县总工会将继续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不断创新职工疗休养服务载体,提升服务水平,带动全县疗休养工作迈出新的更大步伐,为助推忻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黄海健 蓝立婧)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