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李海文到经开区调研产改工作。

北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太峰赴瑞华公司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北海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潘能强为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送上暖心礼包。

北海市总工会一级调研员梁壮来到信义玻璃有限公司为职工送清凉。

疫情期间,北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陈子雄到工会宿舍楼指导值守工作。

北海市纪委监委驻市总工会纪检监察组组长邓双惠深入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走企问政督效”调研。

北海市总工会职工心灵驿站揭牌成立。

北海市总工会到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

北海市总工会开展为职工送健康体检活动。

北海市总工会主办临海工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图为钳工比赛现场。
五年奋进路,聚力谋新篇。北海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以来,在自治区总工会和北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北海市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工会主责主业,在思想引领中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建功立业中展现工会作为,在服务职工中不断体现工会温度,在自身建设中激发创效新动能……以五年时光执笔,绘就职工满意答卷,为北海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工”力量。
承办全国总工会2021年“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和全国工会推进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打破了北海工会近30年承办全国性重要会议(活动)的“零”纪录;在自治区总工会和北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资9500多万元,完成北海市工人文化宫改扩建工程,将其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全国一流工人文化宫;加大职工维权服务力度,助推北海市被确定为全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多措并举,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服务农民工工作,北海市总工会获评全国“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集体……五年来,北海市总工会的每一段奋斗历程,都为城市发展凝聚势能,每一份成绩单,都彰显了工会人的初心与坚守。
1、强化引领,为魅力北海添伟力
精心组织安排,借助“百名广西产业工人‘二十大精神’百场宣讲”活动、职工大讲堂、工匠学院等活动和平台载体,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北海市总工会以“工会进万家”为切入点,通过“四个强化”,团结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强化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市工会开展了4000余场次宣讲活动,组织了30万余名职工群众聆听感悟。同时,充分利用“报网微端”全媒体矩阵,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层层抓好学习培训,精心组织宣讲宣传,确保学习实效。强化教育引领,围绕重大活动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采取“6+6”模式,推动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强化文化引领,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公益大讲堂、全民阅读大会、“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演讲等活动,将“文化大餐”送到职工身边。强化典型引领,借助各类媒体平台,集中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设英模广场(公园),让劳模形象更深入人心。
2、主动作为,为品质北海添动力
尽一切可能、组织一切力量,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海市总工会联合基层工会共筹集防控资金315.2万元,用于疫情防控保障和慰问等专项工作;出台对“三企入桂”企业及市重大项目企业进行工会经费回拨补助办法,对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组织多家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了共计10.5亿元融资金额的合作协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凝聚各方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北海市总工会组织百名劳模助推脱贫攻坚,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市各级工会会员参与消费扶贫,累计使用6599万元福利经费购买扶贫产品,发放“助推脱贫攻坚特别消费券”共计935万元。
大力选树劳模工匠,让劳模工匠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北海市总工会累计推荐评选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3人,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25家,选树“北海工匠”30人,并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了北海工匠学院。
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北海市总工会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作用,持续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和“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劳动技能竞赛,并在规模以上企业、非公企业广泛组织工种丰富、类型齐全的劳动技能竞赛,形成自下而上、层层选拔,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打造了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为推动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落实人员,成立工作专班,牵头抓总,协调督促各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北海市总工会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全市设立自治区级试点企业5家,市本级试点企业20家,稳步推进产业工人思想引领、素质提升、权益维护等各项改革工作,让产业工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3、维权帮扶,为幸福北海添魅力
建立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机制,不断拓展帮扶覆盖面。北海市总工会组织各级工会累计筹集资金901万余元,帮助了1000多户困难职工家庭解困脱困,推动北海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在全区实现“三个率先”。
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帮助职工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北海市总工会进一步叫响做实“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工会工作品牌,深入开展送健康、送“培创工程”以及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推进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帮助患病职工有效减轻医疗负担,2022年,北海市总工会协同基层工会成功为身患重病的职工成功申请到最高50万元的医疗互助保障补助金。
加大维权服务力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北海市总工会与相关部门协同推行“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探索建立了“少跑路、时间快、不翻脸”的全链条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北海模式”。在过去五年间,北海全市各级工会接受委托调解案件400多件、诉前多元化解劳动争议500多宗。
4、改革创新,为工运事业添活力
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推动职工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北海市总工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团结引领各基层工会,围绕“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持续推进工会改革和建设,强化服务职能、突出主责主业、优化机构设置,构建了“小机关、大网络、全覆盖”的组织架构,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突出抓好“八大群体”集中入会行动、百人以上企业建会专项行动,进一步拓展职工服务阵地建设。五年来,北海累计新建工会819家,覆盖法人单位1829个,发展会员83038人,建成“司机之家”、“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党工共建示范点”等服务阵地上百家。同时,北海市总工会还积极举办爱心托管班、艺术培训班等,联合新华书店打造职工书屋,让服务阵地遍地开花,让职工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此外,为进一步做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北海市总工会还加强心灵驿站建设,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让服务的触角直达职工心底。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机关党建高质量成效推动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清廉工会建设过程中,北海市总工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认真做好“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等举措,推动工会系统干部职工转作风、强能力、推落实、促发展。
回望来时路,翘首新征程。过去五年里,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北海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团结拼搏、接续奋斗。下一个五年,北海市各级工会将锚定航向,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以提高职工生活品质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奋力开创新时代北海市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加快建设令人向往的品质北海魅力北海而努力奋斗!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