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承读:炼钢炉前铸匠心
在广西柳钢中金不锈钢有限公司第一炼铁厂的高炉旁,总有一个身影穿梭于轰鸣的设备间——他就是安全技术兼工序主管毛承读。从19岁踏入柳钢大门的普通钳工,到如今手握国家专利、获得“玉林工匠”称号的技术带头人,这位新时代产业工人用17年坚守,在炽热的炼铁一线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2008年,毛承读带着对工业技术的好奇,成为柳钢一名钳工学徒。他把设备图纸当“课本”,把维修现场当“课堂”,白天跟着师傅钻研拆装技巧,晚上抱着专业书籍啃到深夜。“别人练一遍,我就练十遍,直到每个零件的位置、每道工序的要点都刻在脑子里。”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很快就从学徒成长为能独立解决复杂故障的技术骨干,为日后的创新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敢于啃“硬骨头”,是毛承读身上最鲜明的特质。2021年,广西柳钢中金不锈钢有限公司镍铁冶炼项目进入关键阶段,烧结自动取样机的安装任务紧迫且复杂,一旦延误将直接影响项目投产。在众人犹豫时,毛承读主动请缨担任负责人。那段时间,他带领团队奋战在施工现场,不仅逐页吃透了数十张设备图纸,还结合实际优化安装方案。设备顺利投用那天,他眼里布满血丝,但脸上却满是笑意——这个方案不仅保障了项目如期推进,还为企业节约施工费用近80万元。
在高炉日常生产中,凿岩机更换一直是困扰团队的“老大难”问题。传统更换方式效率低、风险高,毛承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牵头成立攻关小组,带着团队反复观察操作流程,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凿岩机拆放装置”,将单次更换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30分钟。这项创新成果不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证,更成为高炉稳定运行的“得力助手”。
此后,毛承读的创新脚步继续向前。针对高炉料车故障处理耗时长的问题,他提出“平行施工法”,将检修时间缩短一半,并通过激光测量与拉线法结合,精准解决风机主轴维修难题。据统计,由他主导的技术革新项目已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超百万元。
“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优秀,带动一群人进步才是真本事。”这是毛承读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技术带头人,他不仅自己钻研技术,还把培养新人当成重要责任。他牵头制定了培训计划,将自己多年的经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通过“师带徒”“现场实操教学”等方式提高新员工的技能水平,更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突出的贡献,毛承读近年先后获得柳钢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科技先进工作者”“柳钢技术能手”“中金技术状元”等荣誉,更是获评为2024年“玉林工匠”。面对荣誉,他始终保持清醒:“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今,毛承读依然坚守在炼铁一线。“高炉的火不会熄灭,我对技术的追求也不会停止。”毛承读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更多年轻员工,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并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传承经验、参与创新和树立榜样,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8年,毛承读带着对工业技术的好奇,成为柳钢一名钳工学徒。他把设备图纸当“课本”,把维修现场当“课堂”,白天跟着师傅钻研拆装技巧,晚上抱着专业书籍啃到深夜。“别人练一遍,我就练十遍,直到每个零件的位置、每道工序的要点都刻在脑子里。”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很快就从学徒成长为能独立解决复杂故障的技术骨干,为日后的创新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敢于啃“硬骨头”,是毛承读身上最鲜明的特质。2021年,广西柳钢中金不锈钢有限公司镍铁冶炼项目进入关键阶段,烧结自动取样机的安装任务紧迫且复杂,一旦延误将直接影响项目投产。在众人犹豫时,毛承读主动请缨担任负责人。那段时间,他带领团队奋战在施工现场,不仅逐页吃透了数十张设备图纸,还结合实际优化安装方案。设备顺利投用那天,他眼里布满血丝,但脸上却满是笑意——这个方案不仅保障了项目如期推进,还为企业节约施工费用近80万元。
在高炉日常生产中,凿岩机更换一直是困扰团队的“老大难”问题。传统更换方式效率低、风险高,毛承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牵头成立攻关小组,带着团队反复观察操作流程,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凿岩机拆放装置”,将单次更换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30分钟。这项创新成果不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证,更成为高炉稳定运行的“得力助手”。
此后,毛承读的创新脚步继续向前。针对高炉料车故障处理耗时长的问题,他提出“平行施工法”,将检修时间缩短一半,并通过激光测量与拉线法结合,精准解决风机主轴维修难题。据统计,由他主导的技术革新项目已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超百万元。
“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优秀,带动一群人进步才是真本事。”这是毛承读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技术带头人,他不仅自己钻研技术,还把培养新人当成重要责任。他牵头制定了培训计划,将自己多年的经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通过“师带徒”“现场实操教学”等方式提高新员工的技能水平,更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突出的贡献,毛承读近年先后获得柳钢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科技先进工作者”“柳钢技术能手”“中金技术状元”等荣誉,更是获评为2024年“玉林工匠”。面对荣誉,他始终保持清醒:“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今,毛承读依然坚守在炼铁一线。“高炉的火不会熄灭,我对技术的追求也不会停止。”毛承读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更多年轻员工,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并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传承经验、参与创新和树立榜样,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