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广西好工人”大讨论》之二:在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中,产业工人如何以敬业精神书写职业担当?
来源:桂工网
作者:曾雅婷 曹万万 张崇慧
发表时间:2025-11-05 17:55:35
摘要:在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建设浪潮中,每一位产业工人的敬业付出,都是为这片土地注入鲜活力量、推动其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
编者按:在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建设浪潮中,每一位产业工人的敬业付出,都是为这片土地注入鲜活力量、推动其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争做广西好工人,要如何培养敬业精神,树立爱岗如家的意识?在工作实践中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本期我们期待通过对“讲敬业”这一核心要素的探讨,让更多产业工人找准职业方向,让敬业成为广西产业发展的鲜明底色,共同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筑牢坚实的劳动根基。
嘉宾
庞淇文 大国工匠、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传动件公司 制造总监、特级技师
蔡宇平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杨 华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刘克军 广西来宾广投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一车间主任
徐 健 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干部学校正高级讲师
1、以敬业破难题 用匠心育人才
主持人:请分享您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实践感悟。在面对工作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凭借敬业精神克服困难、取得成绩。
庞淇文:工作至今,我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为准则,深耕数控加工领域。“干一行”是扎根的决心,刚从技校毕业到柳工时,我发现课本里的练习件与企业的精密零部件相差甚远,从此我把车间当课堂,跟着老师傅取经,这份坚守,让我在数控领域扎下了根;“爱一行”是钻研的热忱,这份动力让我练就了精湛的专业技能;“专一行”是攻坚的底气,在技术创新和技能攻关中,持续攻克技术难题,专业能力就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练出来的;“精一行”是传承的责任,结合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与经验,坚持现场教学,培养更多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让工匠精神接力传承。
扎根数控一线14年,我深知困难是工匠精神的试金石。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挑战,恰恰是用敬业打磨技艺的最好契机。2022年末,三台德国进口的加工中心设备入驻车间,其操作系统让车间的所有人犯了难,我主动接下该设备扩大产品加工范围的调试任务。我白天跟着设备工程师安装调试设备,学习掌握操作系统,记录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日后解决同类问题以及培训员工奠定基础。两个月后,这些设备不仅顺利投产,而且通过我们对工装夹具、刀具、参数等的改进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了33.8%。因此,我常对徒弟们说:“敬业不是咬牙硬扛,而是把每道难题都变成精进的台阶。”
这些年在机床旁的日夜让我深刻明白:劳模精神是扎根岗位的坚守,劳动精神是攻坚克难的闯劲,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执着,三者早已融入我每一次编程、每一次调试的过程中,成为推动我不断前行的力量。记得刚入职时,老师傅一句“数控加工差一丝,产品性能差千里”的叮嘱,让我把“精准”二字刻进心里。未来,我将继续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标尺,带好团队、传承技艺,紧跟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在新能源工程机械研发中再立新功,用劳动和匠心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深耕人才发展全链条 让敬业精神蔚然成风
主持人:请您谈谈敬业精神对企业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团队凝聚力增强的重要作用,分享企业在招聘、培训、激励等方面培养职工敬业精神的具体做法。企业该如何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敬业热情。
蔡宇平:敬业精神是效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力。企业职工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就是敬业。敬业度高的个人或团队,具有更强的自我驱动力,能自发形成主人翁精神,会主动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敬业精神是产品质量保障的基石。敬业精神能提升职工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感,促使职工将质量意识融入日常工作。同时,敬业精神可以推动职工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减少人为失误。
敬业精神是团队凝聚力的催化剂。敬业精神与团队精神形成互补,敬业的职工具有更强的服从意识和创新意愿,更愿意协作共享资源,更容易赢得同事的信任,更容易打破沟通壁垒。
在玉柴,我们将敬业精神的培育贯穿于人才发展全链条。在招聘环节,我们构建多元化引才渠道,与职业院校共建“厂中校”,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精英杯”“状元杯”等技能竞赛选拔优秀苗子;运用数字化招聘平台精准匹配岗位需求,重点考察候选人的职业认同感。在培养方面,我们打造了从初级工到首席技师的成长阶梯,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玉柴学堂”,通过微讨论、故事征集等互动方式深化价值认同。
此外,玉柴构建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成长发展”三位一体的科学激励体系。在物质激励方面,我们建立“高贡献者高回报”机制,设置技术成果奖励、技能津贴等多元化激励措施,每年投入450万元专项奖励,对取得显著效益的项目给予重奖。在精神激励方面,我们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评选拔尖人才,积极推荐优秀技能人才参评重要荣誉。在成长发展方面,我们建立了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的认定体系,设立从“初级工”到“董事长技能高级顾问”的上升通道,让职工看到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这种全方位的激励体系,让敬业精神在玉柴蔚然成风。
3、以职业道德培训强认知 以敬业模范评选树榜样
主持人:当前基层产业工人中存在一些缺乏敬业精神的现象,请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分享工会如何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培训、评选敬业模范等活动,提升工人敬业精神。
杨华:当前部分产业工人敬业精神不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汽车行业来说。首先,近年来汽车产业加速转型,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但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节奏不同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原有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新兴领域培训课程体系搭建滞后,这就导致一些工人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若工作内容单调重复、缺乏挑战性,就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其次,产业工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不足。部分企业对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培养重视不够。少部分产业工人虽有实操能力,却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对工作难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降低投入度。同时,部分产业工人缺乏对职业的认同感,未形成长期职业规划,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只顾眼前、不愿投入”。
最后,激励机制不健全。物质激励上,薪酬体系与技能、绩效挂钩不紧密,易挫伤工人积极性;精神激励上,表彰奖励机制不完善,优秀工人事迹宣传不足,使得部分工人缺乏向上发展的动力。
一直以来,广西汽车集团工会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了一系列丰富且成效显著的活动。
在职业道德培训方面,依托3个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宣讲活动,国家级技能大师郑志明、丘柳滨等累计开展宣讲323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同时,每年选树五菱工人先锋号、先锋岗各10个,以榜样力量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奋斗奉献、建功立业。
此外,广西汽车集团工会连续22年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培养众多技术能手,集团高技能人才占比达41.72%。通过举办数字化班组长技能大赛,选拔标杆班组长,挖掘培训需求。同时,我们以精益生产为抓手,建立合理化建议征集和创新激励机制,效益显著。依托“车易数—零代码平台”数智赋能班组,实现“被动执行”向“主动创造”转变,平台覆盖全集团100%班组,为产业工人数字化技能提升提供方案。
4、用专业和责任心 把每一个角色都担当到位
主持人:请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谈敬业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的体现,讲述敬业精神给自己带来的职业成长与收获,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刘克军:在我看来,敬业就是把手里的活往细里做、往实里做、往深里做。扎根电解铝生产一线17年,我一直把电解槽当成“自家孩子”。每天到岗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每一台电解槽的生产数据,这些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冰冷的数字,但在我眼里,它们是电解槽发出的“健康信号”。为做好330kA电解槽管理,我带着团队一点点摸索,从日常维护到工艺参数调整,每一点都反复摸索、持续优化,最后总结出了一套专门适用于公司槽型的技术规范。
此外,我认为敬业就是在这些看似重复、琐碎的细节里抠效率,在参数变化中找突破。在330kA电解槽改造项目中,我们团队通过试验总结和工艺创新,将设计院原定90天的非正常管理期大幅缩短至55天。这一突破不仅节约能耗,而且提升了电解槽的电流效率,实现了生产效益与绿色发展的双提升。对咱们产业工人来说,把手里的活干好,让付出换来实实在在的成绩,这就是敬业最实在的体现。
这些年,从普通电解工到技术组长,再到车间负责人的成长蜕变,让我在岗位上找到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刚入行时的我跟着师傅学基础操作,后来接触了电解槽工艺参数,在参数变化里琢磨工艺,在技术里钻研创新。慢慢地,我从能看懂数据,到能牵头制定330kA电解槽技术规范,再到带领团队完成系列电解槽的节能改造与达标管理工作,是这份把工作做好的初心,让我从“会干活”变成了“能成事”。
关于平衡工作与生活,我的体会是提高效率和依靠团队。在工作中,我注重把经验转化为规范,把技术传给年轻同事,通过开展“青工比武”“小指标竞赛”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团队人才梯队的逐步完善,我也能更从容地统筹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生活中,我会提前规划好家事,注重与家人沟通;工作中则全心投入,专注把每一件事做好。在我看来,敬业不是靠时间的堆砌,而是用专业和责任心,把每一个角色都担当到位。
5、多元路径激活敬业精神 凝聚发展动能
主持人:请您从职业道德角度,谈谈敬业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并分析当前部分产业工人敬业精神缺失的深层原因,提出培育产业工人敬业精神的建议与实践路径。
徐健:今年4月,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作为基本要义被摆在了首位。敬业精神既体现为个人对职业的崇尚热爱,也蕴含着对工作责任的主动担当和对事业理想的执着专注;既包含着对职业技能的精益求精,也体现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的勇于创新,更表现为日常工作中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职业态度。敬业精神与新时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倡导高度契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认为,当前部分产业工人缺乏敬业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少数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的耐心和专注度下降。二是不良思潮的干扰。当前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一夜暴富的价值取向,使得部分人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对待工作。三是企业自身管理存在不足。部分企业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了对职工敬业精神的培育和激励。
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思想引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二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三要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下职工的诉求,把培育敬业精神与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提升职工职业技能,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四要创新培育敬业精神的手段和方法,企业和工会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筑牢职工抵御不良思潮的堤坝,促使产业工人把实现人生目标同敬业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身前途命运同企业高质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以不懈奋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结语:
对产业工人个人而言,秉持敬业精神能让其在岗位上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实现职业理想与个人价值的双重突破;对企业来说,只有工人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工作,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壮大;对社会而言,广大产业工人的敬业奉献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因此,产业工人需深刻认识到敬业精神的重要意义,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将劳模精神的榜样力量、劳动精神的实干底色、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融入日常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形成“人人讲敬业、个个求奋进”的良好氛围,为个人成长赋能,为企业发展聚力,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添彩。
嘉宾
庞淇文 大国工匠、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传动件公司 制造总监、特级技师
蔡宇平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杨 华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刘克军 广西来宾广投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一车间主任
徐 健 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干部学校正高级讲师
1、以敬业破难题 用匠心育人才
主持人:请分享您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实践感悟。在面对工作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凭借敬业精神克服困难、取得成绩。
庞淇文:工作至今,我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为准则,深耕数控加工领域。“干一行”是扎根的决心,刚从技校毕业到柳工时,我发现课本里的练习件与企业的精密零部件相差甚远,从此我把车间当课堂,跟着老师傅取经,这份坚守,让我在数控领域扎下了根;“爱一行”是钻研的热忱,这份动力让我练就了精湛的专业技能;“专一行”是攻坚的底气,在技术创新和技能攻关中,持续攻克技术难题,专业能力就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练出来的;“精一行”是传承的责任,结合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与经验,坚持现场教学,培养更多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让工匠精神接力传承。
扎根数控一线14年,我深知困难是工匠精神的试金石。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挑战,恰恰是用敬业打磨技艺的最好契机。2022年末,三台德国进口的加工中心设备入驻车间,其操作系统让车间的所有人犯了难,我主动接下该设备扩大产品加工范围的调试任务。我白天跟着设备工程师安装调试设备,学习掌握操作系统,记录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日后解决同类问题以及培训员工奠定基础。两个月后,这些设备不仅顺利投产,而且通过我们对工装夹具、刀具、参数等的改进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了33.8%。因此,我常对徒弟们说:“敬业不是咬牙硬扛,而是把每道难题都变成精进的台阶。”
这些年在机床旁的日夜让我深刻明白:劳模精神是扎根岗位的坚守,劳动精神是攻坚克难的闯劲,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执着,三者早已融入我每一次编程、每一次调试的过程中,成为推动我不断前行的力量。记得刚入职时,老师傅一句“数控加工差一丝,产品性能差千里”的叮嘱,让我把“精准”二字刻进心里。未来,我将继续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标尺,带好团队、传承技艺,紧跟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在新能源工程机械研发中再立新功,用劳动和匠心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深耕人才发展全链条 让敬业精神蔚然成风
主持人:请您谈谈敬业精神对企业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团队凝聚力增强的重要作用,分享企业在招聘、培训、激励等方面培养职工敬业精神的具体做法。企业该如何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敬业热情。
蔡宇平:敬业精神是效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力。企业职工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就是敬业。敬业度高的个人或团队,具有更强的自我驱动力,能自发形成主人翁精神,会主动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敬业精神是产品质量保障的基石。敬业精神能提升职工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感,促使职工将质量意识融入日常工作。同时,敬业精神可以推动职工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减少人为失误。
敬业精神是团队凝聚力的催化剂。敬业精神与团队精神形成互补,敬业的职工具有更强的服从意识和创新意愿,更愿意协作共享资源,更容易赢得同事的信任,更容易打破沟通壁垒。
在玉柴,我们将敬业精神的培育贯穿于人才发展全链条。在招聘环节,我们构建多元化引才渠道,与职业院校共建“厂中校”,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精英杯”“状元杯”等技能竞赛选拔优秀苗子;运用数字化招聘平台精准匹配岗位需求,重点考察候选人的职业认同感。在培养方面,我们打造了从初级工到首席技师的成长阶梯,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玉柴学堂”,通过微讨论、故事征集等互动方式深化价值认同。
此外,玉柴构建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成长发展”三位一体的科学激励体系。在物质激励方面,我们建立“高贡献者高回报”机制,设置技术成果奖励、技能津贴等多元化激励措施,每年投入450万元专项奖励,对取得显著效益的项目给予重奖。在精神激励方面,我们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评选拔尖人才,积极推荐优秀技能人才参评重要荣誉。在成长发展方面,我们建立了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的认定体系,设立从“初级工”到“董事长技能高级顾问”的上升通道,让职工看到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这种全方位的激励体系,让敬业精神在玉柴蔚然成风。
3、以职业道德培训强认知 以敬业模范评选树榜样
主持人:当前基层产业工人中存在一些缺乏敬业精神的现象,请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分享工会如何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培训、评选敬业模范等活动,提升工人敬业精神。
杨华:当前部分产业工人敬业精神不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汽车行业来说。首先,近年来汽车产业加速转型,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但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节奏不同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原有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新兴领域培训课程体系搭建滞后,这就导致一些工人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若工作内容单调重复、缺乏挑战性,就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其次,产业工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不足。部分企业对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培养重视不够。少部分产业工人虽有实操能力,却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对工作难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降低投入度。同时,部分产业工人缺乏对职业的认同感,未形成长期职业规划,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只顾眼前、不愿投入”。
最后,激励机制不健全。物质激励上,薪酬体系与技能、绩效挂钩不紧密,易挫伤工人积极性;精神激励上,表彰奖励机制不完善,优秀工人事迹宣传不足,使得部分工人缺乏向上发展的动力。
一直以来,广西汽车集团工会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了一系列丰富且成效显著的活动。
在职业道德培训方面,依托3个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宣讲活动,国家级技能大师郑志明、丘柳滨等累计开展宣讲323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同时,每年选树五菱工人先锋号、先锋岗各10个,以榜样力量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奋斗奉献、建功立业。
此外,广西汽车集团工会连续22年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培养众多技术能手,集团高技能人才占比达41.72%。通过举办数字化班组长技能大赛,选拔标杆班组长,挖掘培训需求。同时,我们以精益生产为抓手,建立合理化建议征集和创新激励机制,效益显著。依托“车易数—零代码平台”数智赋能班组,实现“被动执行”向“主动创造”转变,平台覆盖全集团100%班组,为产业工人数字化技能提升提供方案。
4、用专业和责任心 把每一个角色都担当到位
主持人:请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谈敬业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的体现,讲述敬业精神给自己带来的职业成长与收获,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刘克军:在我看来,敬业就是把手里的活往细里做、往实里做、往深里做。扎根电解铝生产一线17年,我一直把电解槽当成“自家孩子”。每天到岗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每一台电解槽的生产数据,这些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冰冷的数字,但在我眼里,它们是电解槽发出的“健康信号”。为做好330kA电解槽管理,我带着团队一点点摸索,从日常维护到工艺参数调整,每一点都反复摸索、持续优化,最后总结出了一套专门适用于公司槽型的技术规范。
此外,我认为敬业就是在这些看似重复、琐碎的细节里抠效率,在参数变化中找突破。在330kA电解槽改造项目中,我们团队通过试验总结和工艺创新,将设计院原定90天的非正常管理期大幅缩短至55天。这一突破不仅节约能耗,而且提升了电解槽的电流效率,实现了生产效益与绿色发展的双提升。对咱们产业工人来说,把手里的活干好,让付出换来实实在在的成绩,这就是敬业最实在的体现。
这些年,从普通电解工到技术组长,再到车间负责人的成长蜕变,让我在岗位上找到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刚入行时的我跟着师傅学基础操作,后来接触了电解槽工艺参数,在参数变化里琢磨工艺,在技术里钻研创新。慢慢地,我从能看懂数据,到能牵头制定330kA电解槽技术规范,再到带领团队完成系列电解槽的节能改造与达标管理工作,是这份把工作做好的初心,让我从“会干活”变成了“能成事”。
关于平衡工作与生活,我的体会是提高效率和依靠团队。在工作中,我注重把经验转化为规范,把技术传给年轻同事,通过开展“青工比武”“小指标竞赛”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团队人才梯队的逐步完善,我也能更从容地统筹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生活中,我会提前规划好家事,注重与家人沟通;工作中则全心投入,专注把每一件事做好。在我看来,敬业不是靠时间的堆砌,而是用专业和责任心,把每一个角色都担当到位。
5、多元路径激活敬业精神 凝聚发展动能
主持人:请您从职业道德角度,谈谈敬业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并分析当前部分产业工人敬业精神缺失的深层原因,提出培育产业工人敬业精神的建议与实践路径。
徐健:今年4月,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作为基本要义被摆在了首位。敬业精神既体现为个人对职业的崇尚热爱,也蕴含着对工作责任的主动担当和对事业理想的执着专注;既包含着对职业技能的精益求精,也体现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的勇于创新,更表现为日常工作中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职业态度。敬业精神与新时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倡导高度契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认为,当前部分产业工人缺乏敬业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少数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的耐心和专注度下降。二是不良思潮的干扰。当前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一夜暴富的价值取向,使得部分人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对待工作。三是企业自身管理存在不足。部分企业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了对职工敬业精神的培育和激励。
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思想引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二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三要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下职工的诉求,把培育敬业精神与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提升职工职业技能,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四要创新培育敬业精神的手段和方法,企业和工会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筑牢职工抵御不良思潮的堤坝,促使产业工人把实现人生目标同敬业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身前途命运同企业高质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以不懈奋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结语:
对产业工人个人而言,秉持敬业精神能让其在岗位上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实现职业理想与个人价值的双重突破;对企业来说,只有工人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工作,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壮大;对社会而言,广大产业工人的敬业奉献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因此,产业工人需深刻认识到敬业精神的重要意义,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将劳模精神的榜样力量、劳动精神的实干底色、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融入日常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形成“人人讲敬业、个个求奋进”的良好氛围,为个人成长赋能,为企业发展聚力,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添彩。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