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为劳动者“离线休息权”提供法律保障
来源:    作者:许华凌 王同文    发表时间:2025-03-28 18:02:14
摘要:如今,“线上加班”“隐形加班”日益常态化。有专家认为,让劳动者在下班之后拥有绝对不被打扰的休息时间,就要赋予其拒绝用人单位通过数字工具处理工作事宜的权利,明确用人单位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联系劳动者的行为即违法。

  如今,“线上加班”“隐形加班”日益常态化。有专家认为,让劳动者在下班之后拥有绝对不被打扰的休息时间,就要赋予其拒绝用人单位通过数字工具处理工作事宜的权利,明确用人单位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联系劳动者的行为即违法。应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加以规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离线休息权’入法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亟须建立系统化的保障机制。 (据《工人日报》)

  “无论何时何地,工作群里的消息都得时刻关注”“看似正常下班,但工作却跟回家了,线上办公算不算加班?”……近年来,伴随着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邮件、微信等成了工作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方式,“隐形加班”日益常态化,甚至成为“无偿加班”,而时刻在线的状态更是挤占了劳动者不少休息时间,无法从8小时外的随时呼叫中逃离。为劳动者“离线休息权”提供法律保障,成为广大“线上加班者”的共同心声。

  现实情况是,不少单位似乎并未认识到,8小时之外的工作在线已侵犯了员工休息权和劳动报酬权。员工们“虽然苦恼,但为保饭碗,不得不服从。”一方面,劳动者处于弱势,“一旦主张离线休息权,很可能面临被孤立、晋升受阻、考核刁难等情况,大多数人会在趋利避害中忍气吞声。”另一方面,即便是有的员工有意维权,也会遭遇举证难的困境,更为重要的是缺乏法律依据。

  现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虽规定了劳动者拒绝劳动的权利,但仅限于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等情形,难以直接适用于线上工作。我国尚未立法确立保护离线休息权的法律规定,劳动者维权缺少法律支持。而传统的工时制度与休息休假制度无法涵盖劳动者离线权益的保护。因此,扯下“加班文化”的遮羞布,剥去“加班文化”的伪装,帮助劳动者从8小时之外的线上加班状态中解脱出来,为劳动者“离线休息权”提供法律保障已是迫在眉睫。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建议将非工作时间线上工作纳入加班范畴,“离线休息权”应当成为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之一。在劳动法立法层面引入离线休息权,不仅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维护,同样也是对恶意“隐形加班”的打击。让劳动者在下班后真正脱离工作状态,享受个人和家庭生活,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也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离线休息”的提出和被广泛关注,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的进步。政府要厘清线上线下工作时间的边界,出台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健全线上工作管理制度,制定线上加班和工时补偿实施细则并坚决执行;有关部门要汇聚多方力量,采取技术辅助监管手段,加大对“隐形加班”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确保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广大劳动者要敢于向“隐性加班”说不,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充足的休息时间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依法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不仅有益于劳动者的健康,也是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保障,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