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脆皮”标签,还需跳出“3000米跑”存废之争
来源:
作者:孔德淇
发表时间:2025-03-25 18:07:32
摘要: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呼吁取消3000米长跑测试,引发舆论热议。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呼吁取消3000米长跑测试,引发舆论热议。这场争议看似围绕一个体测项目存废,实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体质下滑的深层焦虑、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冲突,以及社会对青年健康状况的集体反思。如何从中剖析本质矛盾,找到科学解决办法,成为高等教育乃至全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 (据潇湘晨报网)
解决争议的关键,不在于简单取消或保留某个项目,而在于让高校体育教育从“体能考核”转向“运动育人”,让体育真正成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载体。
在具体实施层面,高校有诸多改进空间。一是让考核标准更具弹性,开设攀岩、飞盘、瑜伽等多样化体育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并通过“过程性评价”纳入日常锻炼记录。二是强化科学指导与安全保障,对长跑等高风险项目,配备分级训练计划和体能测试前健康筛查,避免“裸考”受伤。三是弱化体育成绩的功利性绑定,保研、评优过度依赖体育分数会扭曲运动本质,高校应探索更全面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避免将体质差异转化为机会不平等。
改善大学生体质,还有赖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运动氛围。政府应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企业可开发运动激励类APP,媒体需消解“以瘦为美”“宅文化”等导向,共同营造运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只有当运动成为年轻人的自主选择,“脆皮大学生”的标签才能真正撕去。
解决争议的关键,不在于简单取消或保留某个项目,而在于让高校体育教育从“体能考核”转向“运动育人”,让体育真正成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载体。
在具体实施层面,高校有诸多改进空间。一是让考核标准更具弹性,开设攀岩、飞盘、瑜伽等多样化体育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并通过“过程性评价”纳入日常锻炼记录。二是强化科学指导与安全保障,对长跑等高风险项目,配备分级训练计划和体能测试前健康筛查,避免“裸考”受伤。三是弱化体育成绩的功利性绑定,保研、评优过度依赖体育分数会扭曲运动本质,高校应探索更全面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避免将体质差异转化为机会不平等。
改善大学生体质,还有赖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运动氛围。政府应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企业可开发运动激励类APP,媒体需消解“以瘦为美”“宅文化”等导向,共同营造运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只有当运动成为年轻人的自主选择,“脆皮大学生”的标签才能真正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