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呼唤更多“紫领”人才
来源:
作者:周家和
发表时间:2025-01-23 18:38:34
摘要:据媒体报道,介于“蓝领”和“白领”之间,广泛存在于智能制造业的班组长、技术员和质检员等岗位,这一群体被称为“紫领人才”。
据媒体报道,介于“蓝领”和“白领”之间,广泛存在于智能制造业的班组长、技术员和质检员等岗位,这一群体被称为“紫领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近日发布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显示,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预计到2035年,“紫领人才”或超3100万人,占制造业总劳动需求的近四分之一。 (据《工人日报》)
“紫领人才”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者之一、AI赋能中承担重要作用的劳动者群体。他们既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又拥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应对技术进步和挑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下,“紫领人才”在不少先进制造业企业成了“香饽饽”,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缺口较大。
“紫领”人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多方努力配合。一方面,教育培训机构要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增设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关的专业,打破学科壁垒,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特别是职业教育学校要和有相关专业优势的企业合作,开设更多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操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为产业工人在技术转型中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打破学历、年龄限制,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技能的培训,畅通“紫领”人才成长的通道。
“紫领人才”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者之一、AI赋能中承担重要作用的劳动者群体。他们既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又拥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应对技术进步和挑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下,“紫领人才”在不少先进制造业企业成了“香饽饽”,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缺口较大。
“紫领”人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多方努力配合。一方面,教育培训机构要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增设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关的专业,打破学科壁垒,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特别是职业教育学校要和有相关专业优势的企业合作,开设更多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操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为产业工人在技术转型中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打破学历、年龄限制,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技能的培训,畅通“紫领”人才成长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