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数智人才坐上就业“快车”,带来职业技能培训新思路
来源:    作者:宋波    发表时间:2025-01-10 17:54:13
摘要:“我目前的工作是为无人驾驶汽车地图做AI数据标注,依据相关资料对道路形态等级加以标注。因为入职前取得了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我的薪资比一般新入职员工要高出一个等级。”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肖小鹏对自己的职业津津乐道。
  “我目前的工作是为无人驾驶汽车地图做AI数据标注,依据相关资料对道路形态等级加以标注。因为入职前取得了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我的薪资比一般新入职员工要高出一个等级。”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肖小鹏对自己的职业津津乐道。 (据《中国青年报》)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对数智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工智能训练师”“算法工程师”等一系列新兴职业炙手可热,人才缺口巨大。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高校毕业生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尴尬局面。长沙市政府与培训机构合作,建立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送教上门的数字技能培训,将培训课堂搬进校园,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前就掌握了企业所需的技能,并由政府承担培训费用。这种“送培训上门,助学子就业”的模式,可谓是“对症下药”,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无限可能。同时,这种模式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双赢”。对于企业而言,招聘到具备对口职业技能的人才,能够大幅削减企业在培训环节及用工方面的成本支出。而对于人才而言,学生毕业前就能取得培训证书,拥有了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无疑为他们就业增添了有力的竞争筹码。

  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种模式下政府承担培训费用,用真金白银的投入,减轻了学生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现了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为,彰显了政府的责任担当,形成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