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假就业”让残疾人“真受伤”
来源:    作者:戴先任    发表时间:2024-12-24 18:01:56
摘要:近年来,一些企业采取“租用”残疾人证的形式规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导致残疾人“假就业”现象愈演愈烈。
  近年来,一些企业采取“租用”残疾人证的形式规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导致残疾人“假就业”现象愈演愈烈。这一违法行为挤压了残疾人真实的就业机会和空间,应予以严厉打击,同时还应采取措施提升企业招聘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据中工网)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残疾人岗位比例不低于员工总数的1.5%(具体比例各地可视情况调整),即可免交残保金。表面来看,虚假挂靠残疾证,对企业和残疾人来说是“双赢”,实则可能是“双输”。对企业来说,虚假挂靠残疾证,踩了法律红线,要承担法律风险。对残疾人来说,虚假挂靠残疾证的收益也可能随时被追缴。而残疾证虚假挂靠成风,还会挤压残疾人正常到岗就业,让帮助残疾人就业被弄虚作假所“架空”,为残疾人融入社会设置了障碍。这并不利于消除残疾人就业歧视,也不利于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

  “假就业”让残疾人“真受伤”。对此,一方面,对于证书挂靠这一顽疾,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职业资格证书挂靠乱象的整治力度,推动整治“挂证”行为取得较好成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消除残疾人就业歧视,加大针对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残疾人就业保障法治化水平,解决残疾人就业短板,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这样,才能让更多残疾人真正就业,而不是“虚假就业”“挂靠就业”,从而遏制残疾证虚假挂靠乱象。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