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劳模工匠工作室跨界交流让“1+1>2”
来源:    作者:王小梅    发表时间:2024-11-12 18:07:30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充分发挥机械制造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在创新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推进全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育打造,10月24日,长春市总工会组织了一场跨产业跨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交流学习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充分发挥机械制造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在创新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推进全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育打造,10月24日,长春市总工会组织了一场跨产业跨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交流学习活动。 (据工人日报客户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业务专长、技术优势和“传帮带”作用,推动科技、人才、创新一体化发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推进产业发展及职工创新活动中成绩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由于没有有效的交流推广机制,许多劳模创新工作室常常感觉到有瓶颈,比如单一的工作室创新攻关能力小、服务范围不足、成果转化较慢等问题突出,很难做到“1+1>2”。

  为汇聚各路人才,充分发挥各行业人才、技术、创新思维等优势,助力更多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实现聚合效应,不少地方探索成立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或互访,告别以往单打独斗,实现抱团创新,创新成果多点开花的良好效果。比如,长春市总工会组织的这次交流座谈会上,长春这两家企业工作室的领衔人着重就如何做好焊接技术传承、培养高技能职工,以及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增进了不同产业工作室间的了解,不仅解决了具体技术难题,同时也开拓了工作室成员在创新创效方面的思路,为日后工作室建设和成果培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说,通过这种跨产业、跨行业互联互通、互学互鉴、互访互促,可以实现扬长补短,助力各行各业加速高质量发展。

  集智碰撞智慧火花,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实践证明,跨界组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是在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激发职工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在更广阔的时空整合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构建和完善职工创新生态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单个创新工作室面对的信息不畅、人才难寻、资源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等的困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期待各地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凝聚创新工作室联盟共识、引领联盟规范运行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后期的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等工作,为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念和制度的保障,让创新工作室联盟真正转起来、活起来、干起来,打造全时空、全领域、全方位无缝衔接的劳模和工匠创新交流平台;鼓励创新工作室联盟围绕创新课题,调动和激发成员的创新激情,不断发挥“1+N”集群的放大效应,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方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动力,让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驾齐驱、双轮衔接,助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