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培育新型技能人才 助制造业转型升级
来源:    作者:刘纯银    发表时间:2024-08-26 17:42:29
摘要:我国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少企业生产一线发生变化,对技能岗位提出新要求。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技能型工人招聘需求呈上涨趋势,数控操作员招聘职位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482%。
  我国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少企业生产一线发生变化,对技能岗位提出新要求。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技能型工人招聘需求呈上涨趋势,数控操作员招聘职位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482%。 (据《人民日报》)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此同时,工业4.0、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绿色制造、ESG等新兴理念不断涌现,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尽管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从企业层面看,企业主动开展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相对不足。从政府层面看,补贴性培训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从供需层面看,新职业、新工种培训内容供给不够,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能标准、培训标准、课程资源仍然匮乏。从社会层面看,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还不够高,职业的认可度、价值感不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持续下降。

  职业教育院校是培育技能人才的沃土。日前,“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各地要突出就业导向,指导技工院校紧跟新职业变化需求开设专业;向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征求专业增补意见,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面向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建设一批前沿专业。

  职业教育与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产教融合在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桥梁。校企双方不仅要在人才培养、项目研发上开展深入的合作,也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发力,通过共建高质量的职教师资队伍,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同时,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于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工匠型人才,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期待有更多的地方和行业,通过更新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队伍建设,构建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协同育人机制和高质量“双师型”教师体系,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式发展,从而培育真正满足实际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能人才,助力我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