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做好“青年夜校”文章,助力青年追逐高质量人生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7-17 17:52:59
摘要:随着青年夜校迅速“出圈”,“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已逐渐成为新时期青年一代的新生活方式。从“我等娃下课”到“娃等我下课”再到“娃和我同学”,青年夜校点亮青年之家的幸福生活,成为青年人奋进新征程的“加油站”。
  事件:随着青年夜校迅速“出圈”,“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已逐渐成为新时期青年一代的新生活方式。从“我等娃下课”到“娃等我下课”再到“娃和我同学”,青年夜校点亮青年之家的幸福生活,成为青年人奋进新征程的“加油站”。 (据《中国青年报》)

  “夜校”这个词极具年代感,20世纪80年代曾在全国风靡一时,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如今夜校再次走红,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年轻人的夜生活中呈现,成为一场终身学习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需求调研,建立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加强阵地建设,争取社会资源,依托青少年宫、文化宫、图书馆等资源,结合当地特色,打造一批“出圈”课程,让青年夜校吸纳更多学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大力提升授课质量和内容品质,保证让学员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其次,在教学特色上,要突出青年特色,在课程研发和活动设计上满足青年需求;再次,在收费标准上,要遵规守纪、公开透明、价格适中;最后,要提高夜校管理水平,拓宽学员来源渠道,依法办校、依规办学,推动“夜校热”持续“热”下去。 (许华凌)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在大城市火爆的“青年夜校”,如今开始向县城蔓延,而且发展趋势强劲。这反映出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的年轻人都有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既展现了当代城市青年的活力,同时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积极向上的氛围。丰富多样的夜校课程,让人直呼找到了属于成年人的“少年宫”。当然还要看到,县城在满足年轻人精神文化需求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要让县城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性价比,需要密切关注年轻人追求的新动向,给他们供给更多积极向上的文化课程,吸引更多年轻人并且留得住他们。总之,县城“青年夜校热”流行于年轻人中,填充了他们的业余时间,使他们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助力他们追逐高质量人生。为此,不断推出各种有利县城青年的“大礼包”,继续做好“县城青年夜校”这篇大文章,必将实现县城青年与小城之间的美好“双向奔赴”。 (刘天放)

  如何扩大优质课程供给,让爆火的夜校实现“长红”?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年轻人知识更迭的需要,建立课程设置多元化、授课方式多样化的夜校生态体系。从职场需求来看,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多学一种专业技能,可以为向外拓展奠定基础,更好地应对职场的不确定性,不断适应就业岗位和就业形态的新变化。夜校可以在细分专业领域做专、做精、做强,保持专业领域更大的知识覆盖面,为青年提升自我、展示自我、服务社会储备必要的技能。另一方面,要注重性价比和师资质量,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加,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夜校的业余文化学习课程,应侧重于公益性和艺术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放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提供种类丰富、覆盖面广的艺术课程。此外,借助社会力量,盘活社会资源,共同分享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办学资源,拓展办学渠道,便于各类社会人士积极参加各种层次的夜校继续教育,从而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使夜校教学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郑建钢)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