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对实习证明造假乱象要合力戳破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7-11 18:33:03
摘要:不少高校要求在校大学生参与实习实践,未达到要求会影响学分和毕业。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暑期来临,市面上出现了能网购的实习证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的价格,让部分大学生打起了花钱走捷径的歪主意。

  事件:不少高校要求在校大学生参与实习实践,未达到要求会影响学分和毕业。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暑期来临,市面上出现了能网购的实习证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的价格,让部分大学生打起了花钱走捷径的歪主意。 (据《北京晚报》)

  对部分大学生来说,花钱买实习证明看似解决了学校要求的难题,实则是对自身未来的极大不负责任。实习的价值在于亲身经历、探索学习,通过工作中的挑战磨砺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得到成长。网购的证明虽能应付学校一时,却无法填补自身能力的空缺。日后升学、就业时,这种虚假经历必然原形毕露,成为发展路上的阻碍。要消除这一不良现象,学校责任重大。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制定科学合理且切实可行的实习制度,强化对实习过程的监管,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使其深刻认识实习的重要性。大学生们也务必明白,人生没有捷径,脚踏实地才是正道。网购实习证明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唯有真实的实习经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掌握主动,实现梦想与价值。期待各方共同努力,彻底清除网购实习证明的乱象,还教育一片纯净,让大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展现青春风采。 (时评人:丁梅华)

  一方面,大学生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包括高校本身对学生的实践实习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实习便被当成例行公事的任务指标,不管学生是真实习还是假实习,见到盖上红印的实习证明就能顺利过关。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实践课并不重视,认为没有必要,有时间实习,不如去玩玩或者打零工赚钱,正是这种普遍实习无意识的现象,导致大家都在糊弄。于是只好花钱买实习证明糊弄学校。此外,部分学生认为,实习越来越流于形式,很难通过实习提高自身能力,不如抄近道“镀金”。实习证明成买卖,倒逼高校实践课改革。不能再沿袭过去这种“实践就是糊弄,实习就是盖章”的老路。要用真正的“实践引力”来吸引学生想实践,愿实践,变要我实习为我要实习。一方面社会实践课应该作为一门主课,像数学课那样重视,实习也不应让学生自己去找,而是由高校统一安排,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安排实习单位,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实习基地,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实习合作关系。让实习名副其实,要让学生不自欺欺人,首先高校应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高度,把实践课当成是重要的一门功课来抓,只要高校重视了,对实践课不再放任自流,那么实习证明买卖也就失去意义。 (时评人:王恩奎)

  大学生不能把伪造实习证明当成小事。买假也是犯罪,大学生伪造实习证明,不仅是不诚信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属于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的相关规定。伪造实习证明等自作聪明的失信行为,会让自己变成了失信人,最终害的还是自己。而商家伪造印章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更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涉嫌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实习证明造假现象,高校一方面要堵,如要通过对学生本人、班委、同学进行查询,或者打电话给单位查询,来核查实习证明的真假,对于实习证明造假行为,要依规予以惩治,要提高学历造假者的失信成本,让学生不敢造假。另一方面要疏,比如制定假期学生实习计划,要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学生参加有意义、有价值的实习活动,当学生的实习生活足够精彩、有含金量,解决学生实习之难,也就失去了实习证明造假的必要了。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法治教育,给学生上好诚信课、法治课,让学生能够自觉做到诚信为人、遵纪守法,让学生对造假现象具有“免疫力”,不会去造假。对于实习证明造假背后的灰色产业链,相关部门要进行全链条打击,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买卖双方,要能依法惩治。值得强调的是,大学生已是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能增强法律意识、诚信意识,要知道,虚假实习证明不是在给自己“贴金”,却会成为坑自己的“耻辱证明”。 (时评人:童其君)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