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强化公众风险防范意识,补齐应急避险能力短板
来源:    作者:杨维立    发表时间:2024-05-13 14:00:42
摘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就组织开展畅通生命通道宣传和演练等作出部署。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组织开展畅通生命通道宣传和演练等作出部署。《通知》指出,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 (据《中国石化报》)

  我国生产安全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凝聚安全共识,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意味着每个人都要知道为什么不能占用、堵塞生命通道,做到心有“戒尺”、行有所止;都应积极学习应急疏散知识与自救互救技能,不断增强避险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等职责。然而,透过既往的重特大事故通报可见,现场人员安全素质不高、自救逃生能力差,是导致伤亡惨重的一项重要原因。比如,2023年发生的山西吕梁永聚煤业有限公司办公楼“11·16”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6人死亡。事故调查报告在分析人员伤亡原因时指出:“发现火情的职工没有立即报警,在场人员或围观或洗澡更衣,没有第一时间逃生自救”;又如,2022年11月21日,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造成38人死亡。它的一个深刻教训是,涉事企业未有效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导致厂房二楼部分员工无法及时逃生,窒息殒命……诸如此类的事故,一次次以血的代价敲响了员工应急避险能力不足的警钟。

  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清醒地认识到,员工的自救互救技能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靠日常学习、训练、演练来积累。因此,要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事故预防和应急机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认真上好“应急逃生课”,着力补齐员工的风险识别、事故防范和逃生自救能力短板,不断提升安全水平。

  各职能部门要坚持“严”字当头、“实”字为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树牢“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下好突发状况下化险为夷“先手棋”,提高事故防范和突发事件应变水平。

  安全生产是一场持久战。我们每个人都应从我做起,积极争当安全生产的践行者、志愿者、监督者,筑牢安全生产“铜墙铁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