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别再把个人隐私当卖点
来源:
作者:罗志华
发表时间:2024-03-26 19:51:21
摘要:近日,“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各大社交App的熟人推荐机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日,“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各大社交App的熟人推荐机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测评发现,当前基于通讯录等个人信息向用户推送“你可能认识的人”已经成为不少社交App的标配。 (据《南方都市报》)
无可厚非,社交App开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这一功能,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但对于很多人而言,不管是推荐他人还是自己被推荐,都可能是一种冒犯。
社交类App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除了要确保信息收集最小化和及时删除之外,还要在运用个人信息时保持慎重,尤其要让用户拥有关闭某些功能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事实上,很多软件都在相关协议当中确实给予了用户选择权,但相关文本过于复杂,让用户操作极不方便,这样的设置同样忽视用户选择权,对于类似人为设障现象要加以治理。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只是滥用个人信息的一种方式,其他滥用方式还有很多。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应用软件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将个人隐私当卖点的行为,应尽早加以禁止,避免类似做法开发迎合了一部分人,却让另一部分人付出隐私遭侵犯等代价。
无可厚非,社交App开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这一功能,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但对于很多人而言,不管是推荐他人还是自己被推荐,都可能是一种冒犯。
社交类App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除了要确保信息收集最小化和及时删除之外,还要在运用个人信息时保持慎重,尤其要让用户拥有关闭某些功能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事实上,很多软件都在相关协议当中确实给予了用户选择权,但相关文本过于复杂,让用户操作极不方便,这样的设置同样忽视用户选择权,对于类似人为设障现象要加以治理。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只是滥用个人信息的一种方式,其他滥用方式还有很多。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应用软件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将个人隐私当卖点的行为,应尽早加以禁止,避免类似做法开发迎合了一部分人,却让另一部分人付出隐私遭侵犯等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