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黑竞赛”生存土壤
来源:
作者:王铎 谢庆富
发表时间:2024-03-01 18:14:24
摘要:日前,教育部连续发布两则有关中小学竞赛的通报:一起违规竞赛被查处,另一竞赛活动资格被撤销。

□图/王铎 文/谢庆富
日前,教育部连续发布两则有关中小学竞赛的通报:一起违规竞赛被查处,另一竞赛活动资格被撤销。202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名列其中的被称为“白名单竞赛”,共有44项竞赛进入名单。但一年多来,不在“白名单”上的“黑竞赛”,仍屡禁不绝。 (据《光明日报》)
“黑竞赛”是指那些未经教育部门审批或备案,或者超越审批或备案范围,擅自举办或参与举办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黑竞赛”唯利是图,只要家长交钱就给学生颁发奖项,家长钱交得越多,学生得到的奖项就越大,与学生掌握的实际技能没有关联。“黑竞赛”对参赛学生没有正向意义,为何还有群众上当受骗?有的群众是受到“黑竞赛”主办方蛊惑,以为孩子参加比赛获奖真能助力升学,被动上当;有的群众则明知任何竞赛奖项都不能为孩子升学加分,但抱着“油多不坏菜,奖多人不怪”心理,心甘情愿上当。此外,少数学校未能严格执行招生规定,对各类竞赛奖项高看一眼,无形中增加了各类“黑竞赛”的吸引力。
一方面,各类“黑竞赛”侵害群众利益,必须坚决打击。另一方面,对将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的学校,也要严肃处理。同时,教育部门、学校、主流媒体等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理性看待竞赛作用,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有针对性选择参赛项目,主动远离“黑竞赛”。当竞赛回归本源,“黑竞赛”也就失去了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