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孩子的压岁钱该如何处理成了热门话题。为此,记者在桂林的部分社区发起了“关于孩子压岁钱如何处理”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近半数孩子的压岁钱完全由父母保管,而家长处理压岁钱的方式各不相同。 (据《桂林晚报》)
随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中小学进入开学季,孩子在过年期间得到的压岁钱如何处理,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压岁钱是孩子财产的一部分,归属权理应是孩子。但由于孩子未成年,因此,孩子的压岁钱可由父母代管,但是父母仅有保管权而没有使用权。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压岁钱,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让压岁钱发挥它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反之,如果未成年人不能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压岁钱,则可能会让他们养成错位的金钱观和价值观,甚至滋生不劳而获的不良思维,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性。
在很多未成年人看来,自己什么也不用做,只要跟着父母拜拜年,凭空就能得到这么大一笔钱,这多少都有些天降横财的味道。此时父母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教育,则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暗示。既然钱来得这么容易,花起来自然也不会心疼,这就很容易让他们养成挥霍浪费的习惯。
而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压岁钱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干脆把压岁钱从孩子的手里全部收回,或者是帮助保管,或者是用来补贴家用。这样处理虽然干净利索,却很难得到孩子的认同,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形成矛盾,这也是不可取的。
其实,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明白,压岁钱并非是天降横财,更不可能不劳而获。尽管别人给了自己压岁钱,但是同时父母也给了对方的孩子压岁钱,这个钱,其实还是靠父母的劳动与汗水换来的。让孩子明白了压岁钱的性质之后,就可以进一步通过教会他们正确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压岁钱,借以培养他们的金钱观和理财观了。
比如可以给孩子在银行开立一个账户,专门用来存放这笔钱。如果以后需要动用这笔钱购买学习用具、缴纳学费,或者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时,就由孩子和父母共同协商支取。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储蓄观念,而且还避免了未成年人自己大手大脚花钱。
所以说,压岁钱利用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错位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利用好了,则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