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辛表示,全市正在开展根治欠薪“百日攻坚”冬季专项行动,将利用一百天时间集中攻坚,确保2024年春节前实现“所有查实的欠薪隐患、欠薪案件动态清零”。让农民工朋友劳有所得、安“薪”过年。 (据《重庆日报》)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而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不仅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继国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后,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又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推动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工资保证金制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春节即将到来,让所有农民工兄弟有安心回家过年的“底气”,离不开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为他们的“硬气”撑腰。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我国依法治理欠薪制度不断完善,一系列实招硬招发挥重要作用。如重庆,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查处欠薪案件871件,为6253名劳动者追讨工资8972万元。另外,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织密监管“防护网”,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民工安“薪”无忧。
劳有所得,劳动者才有尊严。从源头根治欠薪,关键需要职能部门加强日常监管。要紧盯重点行业与领域,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不断健全和完善根治欠薪长效工作机制,精准化解欠薪风险隐患。要严格落实“人盯人、人盯项目”网格协同监管责任制,落实农民工实名制和信息化平台管理。同时,需要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各企业全面落实工资支付主体责任,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并全力督办因挂靠承包、违法分包、转包、拖欠工程款等造成的欠薪案件,督促在建工程项目将劳动合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等相关内容全面及时纳入动态监管,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处置的闭环管理,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
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兜牢民生底线的必选项、必答题。除了职能部门多种举措“铁腕治欠薪”外,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护薪”行动。关键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预警风险、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对工程建设、加工制造、新就业形态等欠薪问题易发多发行业企业加大预警力度,对存在欠薪隐患进行摸排,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同时,还须畅通欠薪维权“绿色通道”。落实首问负责制、领导包案制等制度,积极拓展多元解纷方法路径,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启动监管资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或者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