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晚高峰的最后一单,美团骑手文世兵骑车来到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辰街道映象社区的优隆丰超市,顺利地用两张面额为20元的“先锋骑手”兑换券,兑换了总价刚好40元钱的商品。文世兵心情舒畅地说:“没想到在外送途中随手拍下的照片,不但帮到了社区工作,还获得了社区奖励,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 (据《人民日报》)
外卖骑手文世兵能够用兑换券获得奖励的商品,主要是其主动参与了社区内的志愿服务活动。今年8月,文世兵所在的社区工会和街道开展了“暖工行动促治理,先锋骑手助盘龙”志愿服务活动。文世兵在送外卖途中,对社区存在的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照后发至微信群,随即根据“先锋骑手志愿服务积分兑”规则获得了奖励。当地社区引导外卖骑手参与社区治理的做法,不仅创新了社区治理的路径,也激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其意义自不待言。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效能关乎社会治理的成败。搞好社区治理,不能依靠社区居委会或政府职能部门“包打天下”,需要构建人人参与的共治大格局。每天穿梭于社区各个角落的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社区中存在的各种治理问题最清楚,在如何治理方面最有发言权。因势利导引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社区治理,不仅可以提升社区的治理效能,更有利于形成合力共治的工作格局。这对推动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都具有深远意义。
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关键要找准切入口。穿梭于社区大街小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天接触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虽然不能要求他们就社区治理提出“高大上”的宏观决策参考,但却可以发挥他们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准确选择好切入口。昆明市盘龙区金辰街道映象社区引导外卖骑手以随手拍照片的方式发现问题,实现了“用小切口撬动大问题解决”的治理效果,是找准社区治理切入口的生动实践,无疑值得复制和借鉴。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2亿人左右。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生活都根植于社区,是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相关部门应就如何激发这类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实现社区治理的提质增效进行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