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以玉林市工人文化宫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人文化宫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功能作用凸显,建设管理要求更高。本文围绕玉林市工人文化宫建设和使用管理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各级文化宫建设运营情况以及“两性两化”运作管理创新实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推进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主要经验做法
近年来,为推动职工服务阵地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职工群众,玉林市总工会积极推动以该市工人文化宫为代表的职工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全力打造公益性、普惠性的服务阵地,推进该市工人文化宫走上改革发展之路。
(一)高度重视,全力推动工人文化宫建设。玉林市高度重视职工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玉林市委、自治区总工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该市强力推进工人文化宫新建或修缮等重大项目建设。过去5年,玉林市、县两级工会职工服务设施建设资金超3.9亿元,完成了玉林市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博白县工人文化宫、容县工人文化宫以及6个职工之家、58个工会驿站、33个职工书屋、2个农民工送培创基地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工人文化宫有2个,其中容县工人文化宫占地面积15.13亩,分为综合楼及体育馆;博白县工人文化宫占地面积约15亩,设置有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演艺厅、职工体育中心(乒乓球馆、棋牌室、书画室、健身房、舞蹈房)以及职工学校等功能厅。正在建设的工人文化宫有3个,其中,玉林市工人文化宫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94万平方米,拟建职工培训中心、职工文化中心、职工体育中心三合一体建筑;北流市工人文化宫规划用地面积约2.3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体育馆、游泳池、室外球场等,目前已建好主体工程和外墙装修;玉州区工人文化宫规划用地面积约2.83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办理有关建设手续,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二)聚焦主业,充分发挥职工教育和活动阵地作用。近年来,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聚焦主业、服务职工、守正创新、力求实效,立足不同职工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量体裁衣、私人订制”式的职工素质提升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在强化职工技能培训和思想引领、加大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组织开展了81场“劳模工匠进学校、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2.17万名职工踊跃参与;开展“大国工匠走进玉林”系列专题活动,邀请“大国工匠”高凤林、郑志明到玉林开展宣讲;面向国有、非公企业开展玉州牛腩粉加工技能大赛、福绵裁缝技能竞赛、北流陶瓷技能竞赛、容县沙田柚套袋竞赛、博白竹木草编织工艺竞赛、陆川猪美食制作技能竞赛、兴业茶艺技能竞赛等全市性、行业性、系统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60项以上;打造玉林市总工会党工共建展示厅和职工普惠平台展示厅,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玉林市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球馆和灯光篮球场年均举办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气排球赛、篮球赛约100场次,服务会员职工群众约2万人次;2022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的玉林市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游泳馆,对工会会员实行7折优惠,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共接待职工群众约3万人次,这些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了职工幸福指数。
(三)创新方式,探索社会化运营。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坚持立足本职,突出公益性、强化服务性,创新方式,探索将公益性、服务性与社会化、市场化有机结合,初步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发展格局。如,玉林市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游泳馆和羽毛球馆、金桂荔湾职工之家均采取了合作委托管理的方式,引进专业的体育公司进行管理运营,开展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项目,对职工会员实行打折优惠甚至免费活动,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和好评。容县工人文化宫通过“宫企共建”的方式引进广西容县思豪游泳馆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对工人文化宫体育馆进行升级改造和经营管理,推进容县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全面升级,配备完善书法、健身房等功能室,把800平方米的室外篮球场改为1300平方米的室内球馆,2023年11月1日起,文化宫正式对工会会员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通过专业、长期、稳定的运营,有效服务容县广大职工。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在推进职工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打造新时代职工之家、“职工的学校”,构建高品质的文化设施空间、高标准的文化服务、高水平的文化资源配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场地缺失,基础硬件设施不足。截至2024年6月,玉林市只有容县和博白县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人文化宫。二是活动单一,作用发挥与职工期盼有差距。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开展的活动项目比较单一、开展频次不高,创新不够。三是服务滞后,社会影响力不足。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在多元化、分层化服务方面无法满足职工特别是新生代职工的多样化需求。四是人才缺失,专业队伍建设比较薄弱。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在文艺专长管理、运维、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人才稀少,专业队伍建设滞后。
三、发展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支持,推动活动场地加快建设。玉林市、县两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到工人文化宫建设的重要性和使命感,明确责任,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工人文化宫建设;要认真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文件,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快解决工人文化宫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二)突出功能定位,擦亮“工”字服务品牌。一是突出职能定位,强化公益服务。工人文化宫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职工学习、活动的场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坚持以文化人、文化立宫,开展丰富的活动满足职工需求,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原则,健全工人文化宫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保障机制,打造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效益的新时代工人文化宫。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让工人文化宫成为城市新名片。要让工人文化宫焕发新活力,成为职工“文化乐园、人才学校”和玉林文化新名片。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强化宣传意识,策划重点宣传,提高活动宣传的覆盖面和效果,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职工参与,增强凝聚力。三是擦亮“工”字服务品牌,引领职工建功新时代。针对职工需求多元化的问题,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秉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理念,突出“工人”“公益”“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紧跟职工需求变化,探索特色服务,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擦亮“工”字品牌,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玉林发展贡献力量。
(三)丰富活动内容,打造服务职工精品阵地。一是聚焦职工多元化需求,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当下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升级,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创新内容与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心理咨询、文体赛事、展览展示、传统工艺体验、非遗文化感受、经典阅读等活动,同时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创新开展民族体育趣味游戏、茶艺、插花、国学鉴赏等符合职工需求的活动。加强“互联网+文化宫”及智慧文化宫建设,提升服务便捷性与信息化水平,满足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的多元需求,增强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积极构建“联合体”,放大服务职工阵地效应。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整合资源,构建“联合体”,横向加强与宣传、教育等部门及企业的联系,实现阵地联建、活动联办等,对接各类资源;纵向加强与各县(市、区)工人文化宫的联系,整合统筹全市资源,通过活动联办等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全市共享、区域联动,建成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四)创新运营模式,探索社会化市场化运营。一是强化改革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面对发展新形势,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树立攻坚决心,突破建设发展痛点难点,从运营模式、活动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发力,探索完善新时代运行有序、管理规范的体制机制。通过市场开拓与改革发展,全方位、多层次提供文体活动、培训教育等公益性服务,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切实成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二是树立市场观念,探索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推进职工服务阵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意见》,以“公益性、服务性,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探索特色运营路径。要以“场地换服务”,免费开放场所,与社会团体等合作承办宣传文化、教育培训、文体赛事等服务项目;要引入专业团队,通过合作管理赋予市场化运作空间,借助专业力量盘活资产;要共建共管,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工人文化宫,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宫建设和发展。
(五)强化队伍建设,增强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一是重视队伍建设,提升工人文化宫运营管理水平。新时代社会文化市场竞争加剧,工人文化宫要锻造强业务、善管理、敢实干的人才队伍。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工人文化宫队伍素养。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交流,提升干部综合能力;挖掘职工特长,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汇聚劳模、工匠等人才,构建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文化事业队伍;搭建文化论坛等交流平台,拓展干部发展思路。三是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增强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按岗择优选用“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做到人尽其才;建立效益、实绩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实践,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凝聚队伍合力,增强工人文化宫生机活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工人文化宫正处于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找准定位、紧跟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影响力,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作者单位:玉林市工人文化宫)
一、主要经验做法
近年来,为推动职工服务阵地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职工群众,玉林市总工会积极推动以该市工人文化宫为代表的职工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全力打造公益性、普惠性的服务阵地,推进该市工人文化宫走上改革发展之路。
(一)高度重视,全力推动工人文化宫建设。玉林市高度重视职工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玉林市委、自治区总工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该市强力推进工人文化宫新建或修缮等重大项目建设。过去5年,玉林市、县两级工会职工服务设施建设资金超3.9亿元,完成了玉林市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博白县工人文化宫、容县工人文化宫以及6个职工之家、58个工会驿站、33个职工书屋、2个农民工送培创基地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工人文化宫有2个,其中容县工人文化宫占地面积15.13亩,分为综合楼及体育馆;博白县工人文化宫占地面积约15亩,设置有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演艺厅、职工体育中心(乒乓球馆、棋牌室、书画室、健身房、舞蹈房)以及职工学校等功能厅。正在建设的工人文化宫有3个,其中,玉林市工人文化宫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94万平方米,拟建职工培训中心、职工文化中心、职工体育中心三合一体建筑;北流市工人文化宫规划用地面积约2.3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体育馆、游泳池、室外球场等,目前已建好主体工程和外墙装修;玉州区工人文化宫规划用地面积约2.83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办理有关建设手续,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二)聚焦主业,充分发挥职工教育和活动阵地作用。近年来,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聚焦主业、服务职工、守正创新、力求实效,立足不同职工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量体裁衣、私人订制”式的职工素质提升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在强化职工技能培训和思想引领、加大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组织开展了81场“劳模工匠进学校、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2.17万名职工踊跃参与;开展“大国工匠走进玉林”系列专题活动,邀请“大国工匠”高凤林、郑志明到玉林开展宣讲;面向国有、非公企业开展玉州牛腩粉加工技能大赛、福绵裁缝技能竞赛、北流陶瓷技能竞赛、容县沙田柚套袋竞赛、博白竹木草编织工艺竞赛、陆川猪美食制作技能竞赛、兴业茶艺技能竞赛等全市性、行业性、系统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60项以上;打造玉林市总工会党工共建展示厅和职工普惠平台展示厅,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玉林市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球馆和灯光篮球场年均举办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气排球赛、篮球赛约100场次,服务会员职工群众约2万人次;2022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的玉林市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游泳馆,对工会会员实行7折优惠,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共接待职工群众约3万人次,这些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了职工幸福指数。
(三)创新方式,探索社会化运营。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坚持立足本职,突出公益性、强化服务性,创新方式,探索将公益性、服务性与社会化、市场化有机结合,初步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发展格局。如,玉林市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游泳馆和羽毛球馆、金桂荔湾职工之家均采取了合作委托管理的方式,引进专业的体育公司进行管理运营,开展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项目,对职工会员实行打折优惠甚至免费活动,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和好评。容县工人文化宫通过“宫企共建”的方式引进广西容县思豪游泳馆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对工人文化宫体育馆进行升级改造和经营管理,推进容县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全面升级,配备完善书法、健身房等功能室,把800平方米的室外篮球场改为1300平方米的室内球馆,2023年11月1日起,文化宫正式对工会会员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通过专业、长期、稳定的运营,有效服务容县广大职工。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在推进职工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打造新时代职工之家、“职工的学校”,构建高品质的文化设施空间、高标准的文化服务、高水平的文化资源配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场地缺失,基础硬件设施不足。截至2024年6月,玉林市只有容县和博白县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人文化宫。二是活动单一,作用发挥与职工期盼有差距。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开展的活动项目比较单一、开展频次不高,创新不够。三是服务滞后,社会影响力不足。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在多元化、分层化服务方面无法满足职工特别是新生代职工的多样化需求。四是人才缺失,专业队伍建设比较薄弱。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在文艺专长管理、运维、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人才稀少,专业队伍建设滞后。
三、发展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支持,推动活动场地加快建设。玉林市、县两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到工人文化宫建设的重要性和使命感,明确责任,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工人文化宫建设;要认真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文件,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快解决工人文化宫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二)突出功能定位,擦亮“工”字服务品牌。一是突出职能定位,强化公益服务。工人文化宫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职工学习、活动的场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坚持以文化人、文化立宫,开展丰富的活动满足职工需求,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原则,健全工人文化宫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保障机制,打造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效益的新时代工人文化宫。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让工人文化宫成为城市新名片。要让工人文化宫焕发新活力,成为职工“文化乐园、人才学校”和玉林文化新名片。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强化宣传意识,策划重点宣传,提高活动宣传的覆盖面和效果,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职工参与,增强凝聚力。三是擦亮“工”字服务品牌,引领职工建功新时代。针对职工需求多元化的问题,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秉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理念,突出“工人”“公益”“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紧跟职工需求变化,探索特色服务,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擦亮“工”字品牌,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玉林发展贡献力量。
(三)丰富活动内容,打造服务职工精品阵地。一是聚焦职工多元化需求,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当下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升级,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创新内容与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心理咨询、文体赛事、展览展示、传统工艺体验、非遗文化感受、经典阅读等活动,同时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创新开展民族体育趣味游戏、茶艺、插花、国学鉴赏等符合职工需求的活动。加强“互联网+文化宫”及智慧文化宫建设,提升服务便捷性与信息化水平,满足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的多元需求,增强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积极构建“联合体”,放大服务职工阵地效应。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整合资源,构建“联合体”,横向加强与宣传、教育等部门及企业的联系,实现阵地联建、活动联办等,对接各类资源;纵向加强与各县(市、区)工人文化宫的联系,整合统筹全市资源,通过活动联办等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全市共享、区域联动,建成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四)创新运营模式,探索社会化市场化运营。一是强化改革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面对发展新形势,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树立攻坚决心,突破建设发展痛点难点,从运营模式、活动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发力,探索完善新时代运行有序、管理规范的体制机制。通过市场开拓与改革发展,全方位、多层次提供文体活动、培训教育等公益性服务,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切实成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二是树立市场观念,探索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推进职工服务阵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意见》,以“公益性、服务性,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探索特色运营路径。要以“场地换服务”,免费开放场所,与社会团体等合作承办宣传文化、教育培训、文体赛事等服务项目;要引入专业团队,通过合作管理赋予市场化运作空间,借助专业力量盘活资产;要共建共管,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工人文化宫,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宫建设和发展。
(五)强化队伍建设,增强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一是重视队伍建设,提升工人文化宫运营管理水平。新时代社会文化市场竞争加剧,工人文化宫要锻造强业务、善管理、敢实干的人才队伍。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工人文化宫队伍素养。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交流,提升干部综合能力;挖掘职工特长,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汇聚劳模、工匠等人才,构建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文化事业队伍;搭建文化论坛等交流平台,拓展干部发展思路。三是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增强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按岗择优选用“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做到人尽其才;建立效益、实绩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实践,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凝聚队伍合力,增强工人文化宫生机活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工人文化宫正处于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玉林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要找准定位、紧跟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影响力,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作者单位:玉林市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