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调查思考
来源:桂工网
作者:唐明荣 覃建松
发表时间:2024-08-23 17:20:43
摘要:近年来,柳州市工人文化宫不断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强化阵地建设,规范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效能,让工人文化宫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成为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学校和乐园。
近年来,柳州市工人文化宫不断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强化阵地建设,规范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效能,让工人文化宫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成为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学校和乐园。
一、历史沿革和现状
2003年柳州市工人文化宫被整体拆迁,原宫拆除新宫又未建成,文化宫失去了职工活动阵地。2010年,柳州市职工之家建好后,文化宫陆续打造出柳州市“职工艺术节”、“职工运动会”、“职工俱乐部”、职工多元化文体及技能培训、送文化下基层等多个服务职工群众品牌。柳州现有6个县区工人文化宫:其中鹿寨和融水文化宫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柳江、柳城、融安及三江侗族自治县工人文化宫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主要经验做法
柳州市文化宫按照“节日有主题、周周有培训、月月有赛事”的思路,初步构建了以工人文化宫为中心,基层工会全覆盖的职工服务阵地格局,年均举办各类培训班、文体活动赛事近400场次、服务职工超10万人次。
(一)科学谋划,高位推动工人文化宫建设。为更新现有场馆及功能设施,切实做好新时代服务职工工作,2018年柳州市总工会抓住机遇,多方调研论证提出建设市工人文化宫新宫。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新工人文化宫规划建设有职工服务中心、职工驿站、中国工人运动史展馆以及职工书屋、培训教室、室内综合运动场馆等,可满足职工日常文体活动需要。
(二)强化管理,打造服务精品阵地。柳州市工人文化宫积极探索运营管理制度化、普惠服务特色化、专业服务市场化的管理运行模式。一方面抓好工人文化宫体制建设,配全配强文化宫领导班子,建立《柳州市工人文化宫采购工作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保障工人文化宫运行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坚持工人文化宫公益性质,免费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同时引进优质社会化资源,由具备培训资质且口碑较好的机构给职工提供技能培训服务。
(三)与时俱进,不断繁荣职工文化生活。发挥职工学校作用,为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提供党史、工运史学习阵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挖掘活动特色品牌。聚焦职工多样性需求,打造“职工体育节”“职工艺术节”等品牌,开展心理健康、运动健康等讲座,举办“奋进新征程,服务惠基层”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推进普惠职工服务。精准对接职工需求,成立职工网球、太极拳等俱乐部;探索建立工人文化宫“工联盟”,和南宁、北海等市的工人文化宫联合开展活动。
三、发展存在的问题
柳州市工人文化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活动阵地不足。当前文化宫文体活动场馆、培训功能室匮乏,影剧院、职工书屋、培训功能室设备陈旧、规模偏小,举办大型职工文体活动只能租借场地;二是活动形式单一。活动主要以线下为主,受场地限制容纳人数有限,难以满足职工需求;三是职能定位不清。工会职能部门和下属企业也承办职工文体活动,和文化宫职能有冲突;县区工人文化宫编制少,专业人才匮乏,运营经验缺乏,可持续发展困难;四是新工人文化宫位置较偏远。新文化宫位于柳东新区,地理位置偏僻,人流量少,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引流困难问题。
四、发展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柳州要建设现代制造城必须充分依靠广大工人阶级,必须维护好广大工人阶级的权益。要保障和丰富工人阶级的业余文化生活,必须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工人之家”“工人学校”的作用,加强工人阶级的文化教育素养,加强工人技能培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二)突出功能定位。工人文化宫要突出“文化教育培训、文体娱乐服务、文化社团服务”的功能定位,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提升职工的技能素质,培养职工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工人文化宫改革,争取将市工人文化宫纳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公益性事业单位保障政策,合力推进工人文化宫场地建设。
(三)坚持“五性”原则:一是坚持政治性原则。始终保持对职工文化政治的高度敏感性,切实担负起对职工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引导;二是坚持公益性原则。处理和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是坚持服务性原则。要以职工为中心,处处为职工着想,杜绝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四是坚持开放性原则。要向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综合体转型,加强与各相关部门联系,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互助发展;五是坚持群众性原则。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职工群众中热心公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依靠职工群众把工人文化宫办好。
(四)突出“五化”要求:一是服务化。通过满意度调查了解职工需求,在普惠服务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体系化。联系地市级文化宫联盟,共同举办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品牌化。突出“工”字特色,升级打造“市职工运动会”“市职工艺术节”和“奋进新征程,服务惠基层”送文艺、送培训、送体育下基层工会、进乡村、进车间等主题活动品牌;四是创新化。务本求实,创新求变,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职工的文化体育体验感;五是数字化。充分利用市总工会智慧工会及工会小程序平台,结合文化宫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提升文化宫线上服务水平,为职工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作者单位:柳州市总工会、柳州市工人文化宫)
一、历史沿革和现状
2003年柳州市工人文化宫被整体拆迁,原宫拆除新宫又未建成,文化宫失去了职工活动阵地。2010年,柳州市职工之家建好后,文化宫陆续打造出柳州市“职工艺术节”、“职工运动会”、“职工俱乐部”、职工多元化文体及技能培训、送文化下基层等多个服务职工群众品牌。柳州现有6个县区工人文化宫:其中鹿寨和融水文化宫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柳江、柳城、融安及三江侗族自治县工人文化宫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主要经验做法
柳州市文化宫按照“节日有主题、周周有培训、月月有赛事”的思路,初步构建了以工人文化宫为中心,基层工会全覆盖的职工服务阵地格局,年均举办各类培训班、文体活动赛事近400场次、服务职工超10万人次。
(一)科学谋划,高位推动工人文化宫建设。为更新现有场馆及功能设施,切实做好新时代服务职工工作,2018年柳州市总工会抓住机遇,多方调研论证提出建设市工人文化宫新宫。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新工人文化宫规划建设有职工服务中心、职工驿站、中国工人运动史展馆以及职工书屋、培训教室、室内综合运动场馆等,可满足职工日常文体活动需要。
(二)强化管理,打造服务精品阵地。柳州市工人文化宫积极探索运营管理制度化、普惠服务特色化、专业服务市场化的管理运行模式。一方面抓好工人文化宫体制建设,配全配强文化宫领导班子,建立《柳州市工人文化宫采购工作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保障工人文化宫运行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坚持工人文化宫公益性质,免费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同时引进优质社会化资源,由具备培训资质且口碑较好的机构给职工提供技能培训服务。
(三)与时俱进,不断繁荣职工文化生活。发挥职工学校作用,为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提供党史、工运史学习阵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挖掘活动特色品牌。聚焦职工多样性需求,打造“职工体育节”“职工艺术节”等品牌,开展心理健康、运动健康等讲座,举办“奋进新征程,服务惠基层”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推进普惠职工服务。精准对接职工需求,成立职工网球、太极拳等俱乐部;探索建立工人文化宫“工联盟”,和南宁、北海等市的工人文化宫联合开展活动。
三、发展存在的问题
柳州市工人文化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活动阵地不足。当前文化宫文体活动场馆、培训功能室匮乏,影剧院、职工书屋、培训功能室设备陈旧、规模偏小,举办大型职工文体活动只能租借场地;二是活动形式单一。活动主要以线下为主,受场地限制容纳人数有限,难以满足职工需求;三是职能定位不清。工会职能部门和下属企业也承办职工文体活动,和文化宫职能有冲突;县区工人文化宫编制少,专业人才匮乏,运营经验缺乏,可持续发展困难;四是新工人文化宫位置较偏远。新文化宫位于柳东新区,地理位置偏僻,人流量少,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引流困难问题。
四、发展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柳州要建设现代制造城必须充分依靠广大工人阶级,必须维护好广大工人阶级的权益。要保障和丰富工人阶级的业余文化生活,必须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工人之家”“工人学校”的作用,加强工人阶级的文化教育素养,加强工人技能培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二)突出功能定位。工人文化宫要突出“文化教育培训、文体娱乐服务、文化社团服务”的功能定位,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提升职工的技能素质,培养职工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工人文化宫改革,争取将市工人文化宫纳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公益性事业单位保障政策,合力推进工人文化宫场地建设。
(三)坚持“五性”原则:一是坚持政治性原则。始终保持对职工文化政治的高度敏感性,切实担负起对职工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引导;二是坚持公益性原则。处理和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是坚持服务性原则。要以职工为中心,处处为职工着想,杜绝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四是坚持开放性原则。要向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综合体转型,加强与各相关部门联系,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互助发展;五是坚持群众性原则。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职工群众中热心公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依靠职工群众把工人文化宫办好。
(四)突出“五化”要求:一是服务化。通过满意度调查了解职工需求,在普惠服务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体系化。联系地市级文化宫联盟,共同举办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品牌化。突出“工”字特色,升级打造“市职工运动会”“市职工艺术节”和“奋进新征程,服务惠基层”送文艺、送培训、送体育下基层工会、进乡村、进车间等主题活动品牌;四是创新化。务本求实,创新求变,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职工的文化体育体验感;五是数字化。充分利用市总工会智慧工会及工会小程序平台,结合文化宫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提升文化宫线上服务水平,为职工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作者单位:柳州市总工会、柳州市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