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激发老百姓干事创业的决心,以平凡的劳动铸就不平凡的伟大事业。
据2022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和调查数据推算,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人才红利逐步显现。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红利不断显现,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国富民强,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强大,更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本文基于美好生活为视角,探究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充分肯定其理论价值、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以期用劳动精神助推广大劳动者实现美好生活愿景。
1.劳动精神彰显出美好生活的本质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在劳动实践中体现了美的本质。人们在从事生产过程中是有审美性的,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润育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形成了勤奋、质朴和踏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精神融进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共产党在长期为实现伟大复兴梦的实践中不断凝练形成宝贵劳动精神品质,彰显美好生活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质。人通过劳动创造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劳动精神蕴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劳动人民在奋力书写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形成内涵丰富、寓意深邃的劳动精神。美好生活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始终向往,始终追寻的目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成就幸福人生。劳动幸福始终是历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价值追求。古今中外,在不断劳动过程中,先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再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离不开亿万劳动者的力量,中国完成的每一次重大任务、取得的每一个傲人成绩、创造的每一个伟大奇迹,都离不开亿万劳动者的汗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亿万劳动者的奉献。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注重发挥劳动人民实践主体作用,注重释放人民群众的内生力量,带领全体人民继续谱写劳动创造幸福的美好篇章。广大劳动者也因此拥有了人的价值尊严和生命意义。因而,辛勤劳动具有非凡的社会意义和崇高的社会地位,升华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3.劳动精神助推美好生活的实现
人间万事出艰辛,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和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用劳动幸福谱写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新篇章。
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美好生活的实现只有在劳动中,特别是需要充分发挥劳动精神才能得以实现。劳动精神要进一步助推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克服劳动异化。劳动不再单纯地作为谋生手段,而是作为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反映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民力量在劳动实践中的能动转化。它深化了广大劳动者对劳动的理性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摒弃了资本主义以劳动创造获取财富利润的狭隘观念,生动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时代担当和积极作为。在崇尚劳动中树立劳动观念,在热爱劳动中培养劳动态度,在辛勤劳动中淬炼劳动能力,在诚实劳动中锻造劳动品德。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释放人的能动属性,澄明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我确证,从而真正实现人对幸福的永恒追求。
4.劳动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弘扬劳动精神,需要不断提高劳动者对自主劳动的认识,通过劳动真正释放人的内在潜能,激发巨大劳动活力,追求人对自我本质的全面占有,推动人的自我塑造、自我建构、自我成就向更高层次全面舒展绽放。我们依然要通过劳动改造世界,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关系。我们依然要吃苦耐劳,但也绝不是简单地粗糙地发展,而是重在有攻坚克难的决心,持之以恒的耐心,一丝不苟的细心和精益求精的匠心,破除享乐主义,始终把精力放在发展自身和服务社会上。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不是一味蛮干瞎干乱干,而是充分利用科学方法,理性思考,在大是大非中作出取舍。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自觉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践行劳动精神,同时坚持集众智,结合国情和区情,因地制宜努力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梦想奉献力量
(本文为2022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美好生活需要中广西故事主题乐园建设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22KY1361;2022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提质培优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路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LSZ052)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