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审计监督,切实发挥经审组织“审、帮、促”作用,贺州市八步区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八步区总工会经审办”)根据贺州市总工会经审办转发自治区总工会经审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会审计整改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和八步区委巡察工作移交书记专题会的指示,抽查了上年度工会经费审查审计和八步区委第三轮巡察工作中反馈问题较突出的基层工会,开展工会经费审计整改督查。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审计整改仍是工会经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现将推进审计整改中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工会领导对工会财务、经审工作不重视,原因如下:一是认为工会经费少,没有必要进行审计监督;二是基层工会干部均是兼职,有的甚至身兼数职,导致无暇顾及工会业务。
2.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被审计工会领导对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不强,对审计整改工作推诿扯皮,不能及时安排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导致审计发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审计成效不高。调研发现,个别工会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压得不紧不实,审计整改工作没有由主要负责人牵头,整改工作全是由财务部门去负责整改。
3.审计整改不彻底。从调研情况上,反馈提出整改的共性问题如下:一是财务审核把关不严,部分基层工会会员慰问没有实名签字,文体活动等材料的附件不齐,不能详细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容;二是执行主席负责制不够到位,特别是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会主席职位,调动时没有及时增替补;三是工会支出存在行政主要领导签字审批现象;四是存在超范围超标准支出工会经费的现象;五是会计科目使用不科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能深入剖析,举一反三,立行立改。极个别工会对审计整改只是走过场、做样子,只停留在问题表面,应付上级检查或是找客观原因,推卸责任,导致审计整改成效大打折扣。
4.制度建设不健全。基层工会没有建立审计整改监督制度,内控制度也不健全,虽然表面上建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审计整改协同模式,但实际操作中仅简单地由有关部门内部讨论或主要负责人制定整改措施,或由财务部门独立开展整改工作。个别被审计单位不注重审计实效,没有对审计发现的工会经费使用不规范、内部管理控制存在漏洞、问责追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使审计整改缺乏约束力,造成审计整改工作雷声大、雨点小。
二、对审计整改工作的建议
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会经费合理使用、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着力做好工会经审的“后半篇”文章,是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保驾护航”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举措。八步区总工会经审办结合当前工会审计整改工作效率不高的实际,对如何提高审计整改有效性、增强审计监督严肃性、强化审计结果权威性提出以下建议。
1.压实责任抓整改,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主体责任,督促被审计单位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推进审计整改责任落实落地,强化审计成果转化和运用。
2.完善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构建工会经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上下功夫,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办法和配套制度,让审计整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加强监督整改,提升审计实效。要加大审计整改督查力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结合,紧紧盯住“改”字,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推进审计整改取得实效,建好工会财务、资产管理的“防火墙”。一是要完善审计回访制度;二是要明确审计回访对象;三是制定回访重点。采取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回访等方式,针对整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查找症结,对症下药,实行整改销号和清单式管理,提高审计整改工作实效。
4.增强联动机制,推进审计监督。各级工会要在制度建设上花精力,在跟踪指导和服务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审计监督,构建审计整改监督联合联动机制,坚持“体检查病”与“治已病、防未病”有机结合,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提升审计综合运用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纠偏扶正、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贺州市八步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