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近年来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深入人心,维权服务更加精准普惠,劳动和技能竞赛更加出色出彩,党工共建更加富有成效——
强化责任担当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桂工网记者 农晨迪
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举办“双进”活动60场次、开展“产业工人宣讲”14场次;健全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发放各类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金额累计631.03万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开展各类劳模工匠选树宣传工作;为职工提供暖心服务,下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资金444.2万元,组织307批次超1.2万名一线职工和高技能人才参加疗休养;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持续强化工会系统党组织建设,并于202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机关“四强”党支部……近年来,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思想政治引领指明前进方向,精神洗涤激发奋进之力。近年来,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创新工作品牌,多措并举做好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组织开展区直、中直企事业单位职工演讲比赛2场,引导广大职工强技能、讲敬业、求创新、重品质、爱广西;举办“双进”活动60场次,开展“产业工人宣讲”14场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团结动员广大职工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活力。
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动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所辖基层中,被评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3个、自治区级工会职工书屋5个,自治区直属企事业职工书屋示范点25个;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每年组队参加自治区总工会“中国梦·劳动美”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并获好名次,累计组织参与网络主题活动的职工达5万多人;举办区直、中直企事业单位职工气排球、羽毛球比赛、健步走活动等,累计参赛职工达9000多人次。
一直以来,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健全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救助工作机制,梳理完善困难职工档案,发放各类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金累计631.03万元。截至2024年,共有300多名困难职工实现脱困;每年定期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累计下拨资金444.2万元。累计共为3400名一线职工(农民工)送健康体检;组织307批次超1.2万名一线职工和高技能人才、13批次140多名全国劳模和自治区劳模进行疗休养,让劳动创造幸福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组织开展女性两癌筛查,惠及约2000名女职工;组织8批次3000名单身青年参加婚恋交友活动,为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举办组织建设与民主管理、财务经审培训班47期,培训基层工会干部5400多名,有力提升基层工会干部业务能力,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
不仅如此,在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的推动下,大型企业设立了工会法律服务机构,深入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引领职工建功新时代的“传家宝”,是广大职工岗位建功、提升技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舞台。近年来,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等重要赛事,并取得佳绩。同时,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结合企业实际,不断丰富劳动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在金融业举办收银员职业技能竞赛,在餐饮业举办烹饪、茶点、糕点、插花等职业技能竞赛,在制糖企业举办制糖加工职业技能竞赛……引导职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竞赛氛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职工人才队伍支撑。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经推荐,自治区企事业工会所辖基层累计获得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5名、自治区劳模(先进工作者)28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4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8名、全国工人先锋号12个、广西五一劳动奖状15个、广西五一劳动奖章50名、广西工人先锋号42个,“广西工匠”32名,以及全国模范职工之家3个、全国模范职工小家2个、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2名等。通过树典型、立标杆,发挥企业领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引领带动作用,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此外,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坚持“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支部党员大会、支部书记上党课等形式引领支部党员定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廉政教育谈话,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同时,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持续强化工会系统党组织建设,联合基层工会打造“党建+业务”工作品牌,实现党建与业务同向发力、相互促进。2024年,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所属支部被评为自治区级“四强”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