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讯(通讯员 胡杰)“我们要求将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建议将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2800元!”9月8日,在钦州市2025年集体协商现场交流展示活动现场,参赛队模拟“职工方”与“行政方”展开磋商。
谈判桌上,来自钦州市本级及各县(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代表、企业干部职工组成6支队伍,围绕“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非遗传承专项激励”“职工福利待遇提升”等议题展开激烈磋商,现场氛围紧张而热烈。高度还原的谈判场景,让台上台下都沉浸其中。
本次交流展示以“还原真实协商场景”为核心,主办方提前梳理薪酬分配、非遗传承岗位保障、职工福利等近年来集体协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实战案例。6支队伍通过抽签确定角色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政策引用、诉求表达、方案协商等全流程模拟。职工方代表紧扣职工需求,精准援引政策依据;行政方代表则立足企业实际,客观分析可行性,双方既坚守原则底线,又展现灵活沟通的智慧,多次在关键议题上达成模拟共识。
“双方在议题聚焦和逻辑表达上都很出色,但职工方在数据支撑上稍显不足,若能结合本地同行业技能薪酬水平提出方案,说服力会更强。”评委针对谈判技巧、流程规范等方面现场指导点评。
模拟展示结束后,参与人员先后走进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国投钦州港口有限公司两个“幸福企业”试点开展现场教学,实地学习集体协商的“实战经验”。“我们通过集体协商,回应了职工提出的心理关爱方面的需求,增设了心理咨询室及EAP心理咨询服务。”国投钦州港口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鹏介绍,公司通过“日常听民意+年度总协商”的模式,2025年以来累计征集意见12条,目前已解决落实83%。在座谈会上,企业工会干部分享的实操案例,为观摩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指引。
本次活动以“模拟练技能、观摩学经验”,破解基层协商“不会谈、谈不深”难题,既提升了协商人员在形势研判、沟通技巧、情绪管理与危机处置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夯实了专业队伍的人才基础、能力基础和制度基础,又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工作标准化,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注入动力。
钦州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推广先进做法,推动集体协商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维护职工权益,助力企业发展,为钦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