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讯(通讯员 曾皓) 7月25日,由梧州市总工会主办,岑溪市总工会、梧州市职工技术协作中心等单位承办的“梧有技能·产业振兴”2025年梧州市竹藤编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竹芒编织之乡”岑溪市南渡镇开幕。来自梧州市各县(市、区)的竹藤编织从业者、企业职工及爱好者齐聚一堂,比拼指尖技艺。
技能竞赛精心设置了竹编、藤编、扫把制作、纸绳编织及创意设计等五大项目,全面展现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交融。赛场上,选手们各展所长,竹编高手将纤细的竹篾(薄竹片)化为实用美观的器皿,藤编达人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赋予古朴藤条时尚活力。创意设计项目尤为亮眼,选手们将竹藤、纸绳与生活元素进行巧妙结合,创作出手提包、帆船和发髻等产品。不仅彰显了职工的精湛技艺,更展现了竹藤编织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竞赛现场,61岁的竹芒编织非遗传承人莫英连分享了她40余年坚守非遗技艺的故事。她感慨道:“过去编织是为了养家糊口,如今它成了珍贵的‘文化名片’。”其间,24岁的选手小黎受家人自媒体创业启发,也带着拍摄设备前来参赛,并立志用短视频推广家乡竹藤制品。他手中的藤编收纳盒,不仅是技艺的结晶,更是年轻一代创新精神的缩影。交流中,一位来自特殊教育学校的黎老师也道出了她的心愿:“学习竹藤编织,是想将这门既传统又实用的技艺带回学校,教给需要的孩子们,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未来实现自立自强。”
素有“竹芒编织之乡”美誉的南渡镇,将竹藤作为支柱产业。全镇已形成16家竹藤企业、5000余名从业人员的产业规模,年产值逾8000万元,其产品远销海外。竞赛在南渡镇举办,既是对当地特色产业实力的认可,也为其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活动期间,牛娘戏表演、书法茶艺展示等特色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乡土氛围,南渡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还带着亲手编织的竹篮亮相。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各项目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作为竞赛承办方之一的岑溪市总工会表示,此次竞赛是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服务产业振兴的务实之举,也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下一步,岑溪市总工会将持续培育和挖掘优秀人才,持续壮大传统特色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竹藤编织等传统技艺在创新中迸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