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在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古岳文化艺术村设立的研发基地——古岳文化艺术村基地,是青秀区重点打造的文旅项目之一。
2023年11月,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古岳文化艺术村基地正式成为北京服装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
2024年12月,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在中国(广西)-韩国经贸合作洽谈会上,同韩国CL株式会社签署合作协议。
2023年9月,由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生产制作的民族服饰,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百色民族服饰走秀上进行展演。
2024年5月,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为小学学生提供校服。
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走进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一股现代民族风的气息扑面而来。该公司创始人王超对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挚爱。
来自河北正定的的王超,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说自己之所以来到广西,是因为内心被广西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所打动,对广西民族传统服装的研究与传承怎么也停不下来。
为深化对广西民族传统服装的研究和传承,王超带着团队深入广西各地了解民情民风,奔赴北京、广东、内蒙古、云南、新疆、河北、吉林等地考察,汲取多元文化经典元素,积极向专家学者请教。同时,借助全国少数民族服饰保护传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资源,由南宁市万茗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成立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于2023年开拓民族新式校服设计与制造的新赛道,并锚定“传承诗意东方,点亮现代服饰”的目标,致力于将传统民族服装经典元素与现代服饰相融合,为全力书写民族新式服装新篇章贡献力量。
为厚积企业研发实力,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在南宁市南阳古岳文化艺术村设立研发基地——古岳文化艺术村基地。据了解,该基地的古岳民族文化展厅陈列着项目发起人、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总顾问梁汉昌数十年来在环珠江地区拍摄的海量民族服饰照片,为设计师提供无尽灵感。
2023年,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授权古岳文化艺术村基地正式成为北京服装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至此,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共同开启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之旅。近年来,相关专家与学子携手挖掘了诸多广西民族服饰文化精华,并结合现代潮流与需求,进行了系列创新。目前,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已推出近千款涵盖多种风格品类的设计,为进军服装市场夯实了根基。
“文化是民族强盛的根基,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新鲜血脉。而校服也承载着文化属性和教育意义,是青少年弘扬和传承文化的特殊载体。”王超说,为此,该公司凭借校服受众广、影响大的特性,以校服作为切入点,秉持“一校一品”理念,依据学校文化特质定制校服,从面料、版型、元素的提取,到款式设计的精雕细琢,都旨在使校服成为彰显学校文化的亮丽名片。短短一年多,该公司已为10多所学校提供定制服务。
“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需以‘人才’为核心驱动力。”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设计师覃凌利坦言,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确保产品专业性,丰富产品文化内涵,该公司组建起了多元精英团队,其中,纺染织绣高级人才的培养旨在提升服饰质感,美学专家的引进旨在提升服饰的审美格调。同时,该公司极为重视对外交流学习,近期还充分利用韩国总商会会长、韩中友好交流协会中国区执行会长金英淑到中国考察交流的机会,在中国(广西)—韩国经贸合作洽谈会上,与韩国CL株式会社签署了服装设计合作备忘录。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的产能也越来越大。走进该公司位于平南县的生产工厂,火热场景映入眼帘。工厂占地4万多平方米,采用智能生产设备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精度,年产达200多万件。电脑前,技术人员不时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小程序,为客户提供订购、付款、查询等服务。后台则自动收集数据,随时掌控订单、库存动态,进行下一步工作程序。据了解,为提升服务效率,该公司还全程采用现代云仓模式,与中国邮政南宁分公司签署寄递服务协议,确保从用户下单到产品送达均保持快速模式。据悉,南宁市区最快可当日送达,广西区内则实现次日达。
“高标准是高质量的‘硬支撑’,高标准能助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王超直言,为让企业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该公司还于2024年12月向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服饰保护传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5)提交了关于校服融入民族元素的提案,助推校服融入民族元素标准的制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超表示,该公司将多措并举,继续引导广大职工通过提升技术技能,不断推动融合现代服饰与传统民族服饰之美的新式校服快步走进校园、绽放光彩,为广西民族传统服装的研究与传承贡献力量,让更多人感受广西民族服饰之美,领略广西民族文化魅力。
(本版照片由广西衣玄服装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