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恒集团:做好中药种植产业文章 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来源:桂工网
作者:余生
发表时间:2024-09-30 18:49:21
摘要:九月,属于丰收的季节,藤县中恒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经过多年的管理,呈现着不一样的绚丽多彩:满山的百部藤蔓尽情地攀爬在架子上,五指毛桃基地“翠叶藏红果,团簇压枝低”,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草药香气……
九月,属于丰收的季节,藤县中恒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经过多年的管理,呈现着不一样的绚丽多彩:满山的百部藤蔓尽情地攀爬在架子上,五指毛桃基地“翠叶藏红果,团簇压枝低”,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草药香气……
藤县中恒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区由中恒集团旗下中恒中药材全力打造,规划建设核心区3000亩,布局种苗繁育、生态种植、高效套养、高值加工、休闲康养、综合服务六大区,辐射带动2.5万亩中药材种植。近年来,中恒中药材以“桂十味”为基础,以“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多举措发展,进一步做好中药种植产业文章,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目前示范区已累计种植百部、五指毛桃、两面针、岗梅、土茯苓等药材3160亩,入选了自治区“第一批定制药园”,自治区“三个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荣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称号。
“鱼渔并授”硬举措 探索中药材特色种植
酷热的天气阻挡不住示范区里的忙碌。清晨,技术员带着村民,头戴草帽,拿着锄头,穿梭在中药材地块之中,除草、施肥,为中药材的丰收,为示范区的建设,洒下辛勤的汗水。
开展自营种植,直接为农民创收。截至2023年底,中恒中药材与400多户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协议,流转土地3000余亩开展中药材自营种植。通过聘请当地农户从事基地种植及管护工作,带动平山村就业200余人,租地农户通过租赁土地获得租金收入累计超160余万元,种植劳务带动就业,共带动农户增收约500余万元。
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全面“授人以渔”。基地利用自身在中药材选、育、种、养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及资源优势,定期派遣专家到现场为农户答疑解惑,或者组织农户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累计派遣专家53人次,培训农户约430余人次,有效解决种植户遇到的种植技术难点。
签订种植协议,实行订单种植。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合作社(农户)签订中药材种植收购协议,发展中药材种植,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目前中恒中药材在广西等地发展中药材推广种植,签订中药材合作种植面积达3490亩。
引进新技术 激活中药材种植新质生产力
中恒中药材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从种植技术推广、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完善等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以现代化农业技术为支撑,提升药材品质。发展高质量中药材种植离不开先进农业技术。为保证基地药材的绿色无公害,示范区先后引进测土配方仪、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无人机智能喷洒系统、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既能起到降本增效,又能提升药材的品质。
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严控药材品质。为严控药材品质,中恒中药材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从中药材种植、管理、采收、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药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保障基地中药材产品的高品质、高质量。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中药材产业创新性发展。为解决种植过程的技术难题,中恒中药材分别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桂林理工大学、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等科研单位、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材引种驯化等方面研究。
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推动基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地通过大力推进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地方经济,以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动乡村农文旅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藤县中恒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区由中恒集团旗下中恒中药材全力打造,规划建设核心区3000亩,布局种苗繁育、生态种植、高效套养、高值加工、休闲康养、综合服务六大区,辐射带动2.5万亩中药材种植。近年来,中恒中药材以“桂十味”为基础,以“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多举措发展,进一步做好中药种植产业文章,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目前示范区已累计种植百部、五指毛桃、两面针、岗梅、土茯苓等药材3160亩,入选了自治区“第一批定制药园”,自治区“三个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荣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称号。
“鱼渔并授”硬举措 探索中药材特色种植
酷热的天气阻挡不住示范区里的忙碌。清晨,技术员带着村民,头戴草帽,拿着锄头,穿梭在中药材地块之中,除草、施肥,为中药材的丰收,为示范区的建设,洒下辛勤的汗水。
开展自营种植,直接为农民创收。截至2023年底,中恒中药材与400多户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协议,流转土地3000余亩开展中药材自营种植。通过聘请当地农户从事基地种植及管护工作,带动平山村就业200余人,租地农户通过租赁土地获得租金收入累计超160余万元,种植劳务带动就业,共带动农户增收约500余万元。
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全面“授人以渔”。基地利用自身在中药材选、育、种、养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及资源优势,定期派遣专家到现场为农户答疑解惑,或者组织农户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累计派遣专家53人次,培训农户约430余人次,有效解决种植户遇到的种植技术难点。
签订种植协议,实行订单种植。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合作社(农户)签订中药材种植收购协议,发展中药材种植,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目前中恒中药材在广西等地发展中药材推广种植,签订中药材合作种植面积达3490亩。
引进新技术 激活中药材种植新质生产力
中恒中药材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从种植技术推广、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完善等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以现代化农业技术为支撑,提升药材品质。发展高质量中药材种植离不开先进农业技术。为保证基地药材的绿色无公害,示范区先后引进测土配方仪、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无人机智能喷洒系统、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既能起到降本增效,又能提升药材的品质。
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严控药材品质。为严控药材品质,中恒中药材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从中药材种植、管理、采收、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药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保障基地中药材产品的高品质、高质量。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中药材产业创新性发展。为解决种植过程的技术难题,中恒中药材分别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桂林理工大学、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等科研单位、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材引种驯化等方面研究。
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推动基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地通过大力推进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地方经济,以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动乡村农文旅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