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产业向“新”发力
来源:桂工网    作者:曾韵 胡春妮 潘俊宇    发表时间:2024-07-31 17:48:51
摘要:在中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通讯员 曾韵 胡春妮 潘俊宇

  2024年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在中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医药融入创新格局,重塑产业形态,强化发展动力的关键抓手。中恒集团正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路径,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

  以“绿”提“质” 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盛夏时节,走进中恒集团厂区,厂房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绿色电能。截至2024年6月,该项目累计发电236.88万千瓦时,节约78.23万的电费成本,相比起火力发电可节约291.12吨标准煤。
 

  近年来,中恒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坚持走绿色低碳之路,探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主动投资建设煤改气工程,拆除20吨燃煤锅炉2台,改建为燃气锅炉,每年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864.789吨。投入使用能源管控平台,实现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数据实时采集,推动能源管理精细化、现代化、智能化。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新理念,在藤县中恒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区开展绿色防控、仿野生种植以及林下套种等技术,确保药材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创新活动形式,每年组织开展环保节能主题宣传、宣传标语征集、徒步骑行、知识竞赛、“节能减排”有奖评比等各类活动,强化全员节能减排意识。
 

  以“智”强“质”  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蝶变升级

  优化工艺、改进技术、升级装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在梧州制药粉针车间,企业首条以“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工业4.0”为目标的中药注射剂智能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我国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领域的“领跑”产品、企业核心主导产品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正是从这条生产线产出。

  中恒集团旗下梧州制药作为广西工业龙头企业、广西医药行业的骨干企业,一直致力于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技术、设备以及产能提升,有效地激活企业原生动力。

  固体车间原6g中华跌打丸人工包装生产线,包装过程耗时较长,所有工序依赖人工操作,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对于大规模生产而言,手工包装难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

  随着中华跌打丸不断扩大产量,梧州制药为此引进了1条中华跌打丸外包装联动生产线。自动化包装采用全自动机械设备,能够持续不断、快速准确地进行包装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由于其高效性和准确性,废品率也大大降低,节约了包装材料和资源。
 

  以“新”优“质”   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薪火相传

  百年梧药,代代相传。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企业的自驱力十分关键。梧州制药立足生产经营实际,以创新优化文化活动为抓手,推动“梧药”品牌“亮”起来。

  创新党建品牌,优化党建载体。依托梧州制药中药产品专属的“中华”商标,深化打造“造中华好药”党建品牌,培育立匠德铸实业、树匠心护传承、炼匠技筑品质“三匠精神”,提升党建融入中心工作质量和效能,厚植广大职工的爱国情怀,致力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创新“揭榜挂帅”,提升攻坚质效。梧州制药围绕贯彻“降本增效 开源节流”目标任务,聚焦产业发展科研创新领域、管理优化提升、重大成果转化、工艺技术攻关等项目,通过“揭榜挂帅”,解决公司发展面临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问题,营造互学共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第一期发布“降本增效 开源节流”揭榜挂帅项目清单15个,各部门/车间共揭榜10个,鼓励更多职工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拿出闯劲、干劲攻克难题,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创新“以师带徒”,强化队伍建设。开展“金牌师徒共成长”创新创效活动,12对金牌师徒充分发挥“师徒同心,其利断金”的能动性,携手在各自的岗位上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新品研发、工艺提升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进行尝试和创新,评出五星金牌师徒2对、四星金牌师徒3对、三星金牌师徒7对,并授予星级“金牌师徒”荣誉称号。同时通过发挥现有的4个以员工个人命名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劳模工匠宣讲进校园、进一线,树典型、强队伍,讲好“百年梧药”故事。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