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蒙翠云 通讯员 林洁
港式早茶、啫啫煲、精品小炒……走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移动)员工食堂,品种丰富多样、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映入眼帘。这里的餐食深受员工欢迎,无论是“重口味”还是“小清新”,都能在食堂找到自己的“最爱”。
近年来,为满足员工所思所盼,广西移动以“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为抓手,聚焦员工的“吃饭”"问题,从细节入手,通过制度化、数智化、人性化的多种举措办好“食”事,让员工吃出舌尖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当好质量把关人,让员工吃得更安心。近年来,广西移动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根据当日就餐人数和剩余原材料,结合周菜单合理制定次日原材料采购数量;食材贮存遵循先进先出先用原则,生鲜食品实行少采勤采、即采即用,减少储存损耗;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及操作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对食品采购、储存、加工、检测等环节的监督。同时,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优质的供应商。通过一系列措施,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堂作为人员聚集就餐场所,随着人流量的不断增多,员工就餐、结算排队时间变长。针对这个难题,广西移动积极引入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餐盘、人脸识别扣餐费等智能化设备,实现员工用餐的便捷性。“这些智能化设备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准确地记录每位员工的用餐记录,为食堂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数据支持,有效提升食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广西移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另一方面,广西移动结合每年度员工体验结果大数据,推出健康饮食计划,根据员工的健康需求推出低盐低油窗口、低脂套餐等,给员工提供更多的营养均衡的饮食选择。同时,通过成立食委会、菜品每日投票等形式,倾听员工心声,了解员工用餐需求,并根据员工反映的意见及建议分类汇总,精准施策,及时调整菜品口味,持续提升菜品质量。
为满足员工味蕾需求,广西移动还充分调动区市公司食堂资源,通过地市主题美食节联动,让员工品尝地方特色菜,并将受喜爱的地方菜品保留下来。同时,不断创新菜品,提高食堂的吸引力,切实做到每餐不重样,餐餐有特色。
广西移动员工食堂在制度化、数智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还节省了餐厨能耗支出。据统计,广西移动围绕食材采购、储存、加工、消费和食堂能源资源消耗、餐厨垃圾处理等各环节实施数智化节约管理,实现人均厨余垃圾量(含泔水)3.56公斤,能耗同比下降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