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鱼苗放流活动现场 张莉 摄

鱼种繁育记录
集中要放流的鱼苗 张莉 摄
2023年鱼苗放流前进行检验检疫 张莉 摄
自治区级水产良种场牌匾
增殖站航拍图。 谢大成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从根本上把握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新征程营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思想指引。近年来,广投能源集团旗下的广投桥巩能源公司(以下简称广投桥巩能源公司)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开展红水河珍稀鱼类繁育技术研究、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水产良种场地建设等,进一步加强红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自2008年建成投产以来,每年8月份,一年一度的鱼类增殖放流活动都会在广投桥巩能源公司如期举行,目前已累计增殖放流乌原鲤、斑鱯、卷口鱼、暗色唇鲮、长臀鮠、白甲鱼、赤眼鳟等国家重点保护及红水河珍稀鱼类鱼苗1197万尾,为维护红水河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维护红水河水生生态平衡,切实增强红水河渔业资源再生能力,广投桥巩能源公司在2008年大江截流后,便采取外购鱼苗的方式,连续5年开展了鱼类人工放流活动,放流种类及数量包括草鱼33万尾、青鱼15万尾、鳙鱼26万尾、鲢鱼27万尾、土鲮40万尾、赤眼鳟454万尾、斑鱯1万尾、倒刺鲃8万尾及黄颡鱼3万尾,合计607万尾。
为更高效做好鱼类增殖放流,保护生物多样性,广投桥巩能源公司于2011年重点投资建设了广西红水河流域首座集养殖、孵化、科研、展示于一体的鱼类增殖放流站。2012年底,该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年来,广投桥巩能源公司与国内先进鱼类科研企业合作,长期开展斑鳠、长臀鮠、乌原鲤、暗色唇鲮、白甲鱼、花鳗鲡、似鱤等12种国家重点保护与红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人工驯养和繁育技术研究,并使用自主繁育的鱼种开展了11次鱼苗放流活动,放流数量合计590万尾。
做好增殖放流的同时,广投桥巩能源公司也持续加大对红水河土著鱼类的研究,繁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掌握8种重点鱼类的驯养驯化技术和6种重点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经过多年努力,该公司攻克了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班鱯、乌原鲤等多种珍稀鱼类的驯养繁育技术难关,对保护红水河流域鱼类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该公司还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亲鱼驯养技术研究论文1篇,发表驯养繁育技术论文1篇,为后续红水河流域乃至珠江流域珍稀鱼类的增殖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广投桥巩能源公司鱼类科研和繁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1年,凭借丰富的繁育科研成果优势,成为广西首个获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鱯(芝麻剑)和乌原鲤的人工繁育许可的单位。2022年,广投桥巩能源公司鱼类增殖站也被评审认定为自治区级赤眼鳟良种场,并被授予“自治区级水产良种场”牌匾及资格证书,成为来宾市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守护青山绿水,提升生态文明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广投桥巩能源公司将一如既往,担当使命,将贡献清洁水电能源与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两手抓,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为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广投桥巩能源公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