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制造业高地需要高技能人才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征澜    发表时间:2023-06-30 18:33:45
摘要:随着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凸显,技能人才总量不够、技能不高、扎根产业敬业奉献的精神不强、自我职业发展角色定位不清晰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日益成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瓶颈。

  随着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凸显,技能人才总量不够、技能不高、扎根产业敬业奉献的精神不强、自我职业发展角色定位不清晰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日益成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瓶颈。

  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立足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大局,用改革的思维和举措,从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入手,更加突出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系统破解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的难题。

  一是要破除“重智轻德”现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情怀的追梦者。学校应该树立“育人当以德为本”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有理想有情怀的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

  二是要破除“重技能轻基础”现象,夯实知识根基,培养真复合、可转型的奋斗者。要树立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牢固、扎实”上下功夫,引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性。

  三是要破除“工学脱节”现象,强化产教融合育训结合,培养沉得下、善操作的劳动者。职业院校必须强化产教融合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学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四是要破除校热企冷“两张皮”现象,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双师双主体双投入”育人,培养结合面广、适应性强的建设者。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企业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合作者,学校成为企业员工的储备库、蓄水池。

  五是要破除“标准缺位”现象,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培养能力全面过硬的创造者。健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体系,加快建立符合制造业要求的教学标准体系,明确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学习结果,根据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展学生评价。

  六是要破除“教育梗阻”现象,一体化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贯通,培养更多高端领域的开拓者。必须在“通”字上下功夫,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贯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让更多职业教育学生升学进入高端人才序列,参与科研,攻关“卡脖子”技术。

  七是要破除行业企业“分兵突进”现象,组建行业产业高水平集群职教集团,握指成拳,培养大批视野开阔、本领高强的行业领军者。推动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建设“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八是要破除人才评价“静态单一”现象,实行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多元评价与考核机制,培养源源不断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俱佳的使命承担者。

  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是制造业高地建设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教育要同向发力,高技能人才培养要大胆创新,对接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需求,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