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留学生求职首选回国发展 理工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向好
来源:劳动报    作者:陈宁    发表时间:2023-06-29 19:44:39
摘要:2023年,正在找工作的留学生发现,他们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2023年,正在找工作的留学生发现,他们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公司的工作机会减少。”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生毕业、在今年2月入职ABB机器人公司的夏宇杰告诉记者。

  “海归优先”职位减少

  去年秋招,很多找工作的留学生发现,国内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夏宇杰就是其中之一。

  他表示,在英国尝试找工作但发现阻力非常大,然后就开始考虑回国就业。然而,得到的一些消息使他有些担忧:同校的师哥师姐去年回国找工作,发现本来本科毕业就可以进入终面的一些岗位,出国读研回来之后连初面都进不去。

  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在国内求职的海归数量明显增长,2021年和2022年保持平稳。与此同时,回国找工作的应届留学生增多,2020-2022年,应届留学生规模指数分别为1.99、2.00、2.17。与2021年相比,2022年应届留学生规模同比增长8.6%,回国求职留学生数量再创新高。

  同时,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海归优先的职位数持续减少,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5.4%、-23.5%、-0.4%。回国求职海归人数增多、海归优先职位减少,一增一减使得海归在国内的求职压力加大。

  夏宇杰清楚地认识到,海归的优势在减少,很难仅凭留学经历,就换取和国内本科、研究生相比更高的岗位和更多的薪资。

  夏宇杰先后投递了三四十家公司,有三分之二没有到笔试面试环节。他发现,留学生和在国内读研、读本科的学生差距并不大,随着出国读研的人数增多,海归的优势越来越小。“我的一些本科毕业就找工作的同学,会在本科期间不断实习,最后也进入不错的单位,留学生已不能单靠学历叩开企业的大门,核心竞争力还是在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技能和思维。”

  信息差成求职“拦路虎”

  阻碍留学生找到心仪工作的还有另外一个“拦路虎”,这就是国内和国外的信息差。

  研究生毕业前的数月,夏宇杰忙得焦头烂额。一面是临近截止日期的毕业论文修改;另一面要准备国内公司的笔试和面试。他告诉记者,留学生很难从国外的就业辅导中获得国内的就业信息,国内企业会有大规模的春招和秋招,但国外没有这样的概念,导致部分留学生错过国内关键的招聘时间节点。所以一切都要自己格外上心,查询各类网站,搜集各种资料。

  “确定要回国求职后,我重点关注了国内几家大厂的秋招计划,根据每家企业的招聘时间线,做了一份求职计划。我一开始的求职策略,基本上就是大厂、大企业都投。同时,也关注国内的招聘类微信公众号,并加入求职微信群。”他回想起去年夏天找工作的经历说,“国内校招普遍比英国早,而且越来越卷,尤其是互联网大厂,校招时间几乎每年都在提前。”夏宇杰感叹,去年不少大厂校招从7月份就开始了,而英国的秋季校招在9月才陆续开启。

  理工科专业仍是“硬通货”

  摆在“回流”留学生面前的,是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就业市场。在近半年的求职过程里,夏宇杰也时常感到压力。

  比如他的本科专业是自动化,研究生专业是机器人,虽然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但互联网大厂招聘基础岗位清一色偏向软件编程,且要求有一定实习经历,因此他虽然手握不错的简历,但也未受到大厂们的青睐。

  无缘大厂让他看到自身的不足。他表示,“我参加过华为、小米的面试,发现哪怕像自动化这种万金油专业,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热门岗位,往往不能充分发挥本身优势。而且,国内的企业更看重职位的匹配度。”

  不过,求学回来的海归们还发现,随着国内科技产业高速发展,理工科专业仍是“硬通货”。

  能够入职ABB,是夏宇杰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在英国留学期间,一次在实验室上课时,看到教授们用的就是ABB的机器人,从此他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颗求职的种子。

  他表示,第一份工作自己比较看重平台,大平台会有更系统的培养机制和上升体系,能让自己对行业有更开阔的理解。“初入职场,一开始薪资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反而更在意工作的成长空间、团队的氛围。能够在自己喜爱的行业里将所学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同时我的工作任务还能反过来拓展我的思维,这是个很棒的良性循环和工作体验。” (来源:《劳动报》)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